1.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2. 难度:中等 | |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冰水混合物、空气 B.氮气、氯酸钾、白酒 C.水银、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 D.红磷、高锰酸钾、食醋
|
3. 难度:中等 | |
学会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C.N2和CO2 ──燃着的木条 D.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会减少 B.将自来水蒸馏可制得蒸馏水,属于物理变化 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D.更多的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
|
5. 难度:中等 | |
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
|
6.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7.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组装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④③⑤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反应中2Cu(NO3)2 = 2CuO + O2↑ + 4X↑,其中有毒气体X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O D.N2O5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C.石墨做电极——石墨很软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
|
11. 难度:简单 | |
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D.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核外最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
12.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
13. 难度:简单 | |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
14. 难度:中等 |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Y的质量为44g B.反应中物质X与Y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5 C.反应中Z可能是催化剂 D、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6和18,则他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2
|
15. 难度:简单 | |
(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氧分子 (2)3个铁离子 (3)4个二氧化碳分子 (4)2个镁原子
|
16. 难度:简单 | |
(6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 (填离子符号) (2)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填化学式);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
|
17. 难度:简单 | |
(12分)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1)明确实验目的;(2)收集有关资料;(3)设计合理方案;(4)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装置图回答(所用装置图序号用字母表示): (1)张雨同学欲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则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均填试剂名称),反应的反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的制取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乙快(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直接反应制取乙炔,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若要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
|
18. 难度:简单 | |
(8分)下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 (1)实验过程中,先进行的是 。(填①或②) ①加热 ②.通一氧化碳 (2)A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反学方 程式为: B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反学方程式为: (3)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
19. 难度:中等 | |
(6分)盐城是全国酸雨高发地区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得知酸雨是因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而导致,他们想对此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1)做出假设: ; (2)设计方案: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浸泡,制成紫色纸花并晾干。先验证水能否使紫色纸花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紫色纸花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紫色纸花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不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 ;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②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 (4)实验:①实验中纸花(Ⅱ)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 ②纸花(Ⅲ)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未见变色,此现象说明 。 ③实验Ⅰ的作用是 。 (5)结论:实验过程中只有Ⅳ纸花变红,说明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
20. 难度:中等 | |
(9分)在下面关系图中,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在大气中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乙在常温下呈液态,丙是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其中④⑤⑥略去了条件和部分反应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是 C是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 (2)反应①中,若B不足,则产物为D。其化学方程式为 ;因此,冬天用煤火取暖时,要防止 (填物质名称)中毒。 (3)如果加热反应③得到的溶液,可观察到试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该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认为反应⑤中,与D反应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你的看法是 (填“一定”或“不一定”);原因是 ;
|
21. 难度:中等 | |
(3分)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 (1)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柠檬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 (3)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22. 难度:中等 | |
(6分)将80g氧化铜和足量碳粉混合加热,可以生成多少克铜?(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