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厨房中有下列物质:①食盐②面粉③豆油④白糖⑤料酒,将它们分别放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②③⑤ B.②⑤ C.①④⑤ D.②③
|
2. 难度:简单 | |
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氢氧化钠 B.食盐 C.硝酸铵 D.浓硫酸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试剂中,可用来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稀盐酸 D.二氧化碳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
6. 难度:简单 | |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
7. 难度:简单 | |
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10克,其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1:10 B.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1 C.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1 D.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9:10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力不同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
|
11. 难度:简单 | |
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某学生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固体没有全部溶解;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根据以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一定有 B.一定有 C.一定没有 D.一定有
|
12. 难度:中等 | |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中的NaOH浓溶液挤入盛满 A.c中的水倒吸进入b中 B.导管处有气泡冒出 C.气球胀大 D.无明显现象
|
13. 难度:中等 | |
(3分)做完实验后,试管壁上往往附着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残留物,需要先用某种试剂溶解,再用水冲洗干净。请选择溶解残留物的试剂,把相应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制备乳浊液后的植物油( ) (2)紫色的固体碘( ) (3)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 A.酒精 B.稀盐酸 C.食盐水 D.洗洁精
|
14. 难度:困难 | |
(7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80℃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当80℃的该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 (4)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成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溶液;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升温 B.加入该溶质 C.加入适量水 D.降温 E.加入足量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如下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难度:困难 | |
(12分)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__________色; (2)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 (3)图1中盐酸的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主要成分 (4)图1中选用合适的物质验证性质⑤,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镁与稀盐酸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是二者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_(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同酸具有相似的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却能与其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难度:困难 | |||||||||
(7分)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某同学将其编号为A、B、C,且各取少量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难度:困难 | |||||
(5分)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下面是“探究溶质的种类对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影响”,请你参与探究过程,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方案】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变量控制,该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点即可)。 【实验过程】某学生依据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将实验现象填在下表中。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10分)下图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写出三处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要称量氯化钠质量是__________g,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如果1g以下使用游码,如果甲同学按照B操作,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1%) (3)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填“10”或“50”)mL的量筒。量取水时,如果乙同学按照图D方法读数,配制的其余操作准确规范,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 (4)丙同学配制的上述溶液,经测定其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5%,下列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将氯化钠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在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 (5)通过以上过程可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三个主要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瓶并贴标签。
|
19. 难度:困难 | |||||||||||||||||||||||
(10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方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pH 方案二: 如下图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路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小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没有明显现象也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他认为还需要补充下列实验:
|
20. 难度:中等 | |
(4分)如下图为医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的标签中的部分内容。 计算: (1)该瓶盐水能给病人体内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2)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该瓶生理盐水,需要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需蒸馏水多少克?
|
21. 难度:困难 | |
(6分)如下图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在烧杯中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一边逐滴加入该稀硫酸,一边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得到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并填写在标签的横线上。(计算结果精确到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