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石蜡融化 C、酒精挥发 D、瓷碗破碎
|
2. 难度:简单 | |
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 难度:简单 | |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电子层数
|
5. 难度:简单 | |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能充入食品袋里防腐的物质的为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6. 难度:中等 | |
电脑硬盘的盘片表面磁粉成份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0 B、+1 C、+2 D、+3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NaNO2、Na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两个氧元素
|
9. 难度:中等 | |
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鉴别氧气、空气、氮气的方法中最简便易行的是 A、闻气味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澄清的石灰水
|
11. 难度:中等 | |
某无色透明的液体,经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则该液体 A、一定是化合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单质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2 B、H C、O D、Fe
|
13. 难度:中等 | |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4分) 5个氮原子 _______________3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__ 硫酸根离子 ___________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原子序数为11—17号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5分) (1)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易_____电子。 (2)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 ①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②分子中含有两个原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③原子序数为12和17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用①空气;②冰水混合物 ③饮用白酒;④液氧;⑤红磷五种物质前的序号填空:(3分) 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
|
16. 难度:中等 | |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面的反应(3分): (1)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难度:困难 | |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可选用A装置,A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 (填装置序号),在加试剂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填装置序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集气瓶内要装___________ (5)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能燃烧的气体。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若用此法制取甲烷气体,其气体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 (从题目图中A、B、C中选择),可采用___________ 法或___________ 法收集。
|
18. 难度:困难 | |
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14 H-1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1分)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分) (3)30克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多少克?(2分) (4)多少千克尿素与7.9千克碳酸氢铵(NH4HCO3)中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