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稀有气体的用途越来越广,以下用途,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是 A、利用氦气填充气球 B、利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C、利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D、利用稀有气体制照明光源
|
2. 难度:简单 | |
鸟巢是08年北京奥运会一道亮丽的风景,制作鸟巢的主要物质是 A、塑料 B、钢 C、纯铁 D、大理石
|
3. 难度:简单 | |
公安干警在辑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辑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
4.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 A、
|
5. 难度:中等 | |
2月9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由于违规燃放烟花,引起央视新址配楼发生大火,损失惨重。经公安消防官兵顽强拚搏,最终用高压水枪扑灭了大火。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 A、水隔绝了空气 B、水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离了可燃物 C、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D、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硬水与软水——观察颜色区别; B、物质鉴别: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味道; C、安全常识:长时间堆放的柴草——要不时翻动; D、“一定”与“不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7. 难度:中等 | |
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40%),另一瓶是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 C、降低温度 D、t℃时蒸发少量水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书写正确的是 A、Al+ 2HCl = AlCl2 + H2↑ B、SO2+2NaOH=Na2SO3 +H2O C、H2O2
|
9. 难度:中等 | |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解决当地居民的饮用水问题,卫生部门采用了次氯酸钙(Ca(ClO)2)漂白粉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该物质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依次为1﹕2﹕2 D、次氯酸钙是盐
|
10. 难度:中等 | |
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式叫“热水浴”(见图)。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脚架上应该垫上石棉网 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和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 C、如果试管中为饱和的石灰水,加热后试管中出现浑浊 D、如果试管中盛有硬度较大的硬水,长时间加热不会有任何变化。
|
11. 难度:中等 | |
油井发生火灾,产生大量废气,包括:①浓烟中的炭粒;②氮的氧化物;③碳的氧化物;④硫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及其氧化物的蒸气。其中对大气造成污染并导致雨水酸化的有害气体是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学校食堂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应浸泡在 A、食盐溶液 B、烧碱溶液 C、纯碱溶液 D、食醋溶液
|
13. 难度:中等 | |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的原子序数 B、利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C、利用pH的数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D、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物质敞放在空气中,质量均会增大的是 A、食盐水、消石灰 B、浓硫酸、浓盐酸 C、火碱溶液、稀硫酸 D、苛性钠、生石灰
|
15. 难度:中等 | |
某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水显酸性,用一定量的烧碱可以恰好中和,若改用同等质量的熟石灰来中和,则向反应后的废液样品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显 A、蓝色 B、紫色 C、红色 D、无色
|
16. 难度:简单 | |
(4分)下图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铁钉,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带点的部分: (1)铁钉中的主要成分是 ; (2)标出铁锈主要成分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3)铁钉与酸反应而产生亚铁离子 ; (4)若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其表面的铁锈将反应生成硫酸铁 。
|
17. 难度:中等 | |
(2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事实中的化学反应: (1)收藏家收藏清朝末年的铝制品至今仍保存完好,其原因是: ; (2)用自来水配制的硝酸银溶液变浑浊(提示:自来水经氯气消毒后会含有少量盐酸): 。
|
18. 难度:简单 | |
(4分)据报道,2009年2月12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我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如图), 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其表面呈绿色,小芳查阅资料得知,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绿[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生成三种氧化物。 (1)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识铜绿的形成是铜与 、 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2)铜绿受热的反应方程式是 。 (3)为进一步探究铜绿的性质,小芳取少量铜绿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现铜绿溶解,产生气泡,最后得到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9. 难度:中等 | |
(4分)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 (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10℃时,A、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_____________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将30℃的A、B两种接近饱和的溶液通过升高温度可达到饱和的是_________溶液。 (4)若将10℃的A、B两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30℃,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_________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0. 难度:简单 | |
(3分)“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游泳馆,为确保“水立方”泳池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采用了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净化水,其中砂滤的作用是 ,臭氧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使用活性炭是利用它的 性。
|
21. 难度:简单 | |
(5分)Cu、Al、Fe、Ag、Au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关于这几种金属的学习交流。请你参与交流并回答问题: (1)小明同学在对上述金属分类时,根据金属的某种化学性质相似,将“Au、Cu、X”划分为一类,你认为X是 。 (2)为一次性验证Cu、Al、Fe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你能选用的试剂是 溶液,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3)上述金属中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王亮同学查阅到以上五种金属还能开采的年限:Ag—16年,Au—26年,Cu—42年,Fe—195年,Al—257年,请你结合资料,提出一条金属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
|
22. 难度:简单 | |
(7分)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所制得氧气的体积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③ ; (2)你觉得他们应该选择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为了达到粗略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的实验目的,你认为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用a、b、c、……等表示),实验结束后他们发现水槽中的水变为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他们用G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
23. 难度:中等 | |
(5分)小亮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欲探究从资料上获知的:家用发酵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在焙制糕点时,受热分解成Na2CO3、CO2和水而使糕点酥松多孔的原理。请你结合他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亮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装置中均为干燥的烧杯,还准备了一瓶澄清石灰水。 ①你认为装置 (填序号)比较合理,在实验中烧杯内壁上可看到的现象是 ; ②证明生成了CO2的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 (选填Na2CO3或NaHCO3)。 (3)如果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HCO3,欲除去其中的NaHCO3,应采取的方法是 。
|
24. 难度:困难 | |
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铜(不引进其他杂质)。化学老师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该同学现取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物59.8 g,全部溶解在200 g水中,再加入60 g所选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310g。试回答: (1)该同学所选的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 (2)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