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分子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分子间隔变小 B.分子数目变多 C.分子本身起了变化 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中间去了
|
3. 难度:中等 | |
能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原子 B.硫原子 C.氧原子和硫原子 D.二氧化硫分子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 B.打开盛装浓盐酸的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
|
5. 难度:中等 | |
水结成冰是由于( )。 A.水分子的运动停止了 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水分子变小了 D.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
6. 难度:中等 | |
如下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两烧杯罩住。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②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③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粒子逸出,有些粒子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④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8. 难度:中等 |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分子所表现的化学性质不同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比原子的要大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氦气由氦原子构成
|
10. 难度:中等 |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做扩散运动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________(填序号,下同),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
|
12. 难度:中等 | |
微观模拟题:通过下面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难度:中等 | |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上图甲中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上图乙中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__(填“有”或“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