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3. 难度:中等 | |
在硫化氢(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6 C.–2 D.–1
|
4. 难度:中等 | |
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下列关于铈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是58 B.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C.质子数为58 D.铈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5. 难度:中等 | |
从中草药“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是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D.莽草酸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的是几种气体的微观构成情况,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7. 难度:中等 | |
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7:2,它们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是7: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AB B.A2B3 C.A3B2 D.A3B4
|
8. 难度:简单 | |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4ClO4 = N2↑ + 4H2O + X + 2O2↑,则X的化学式为 A.HCl B.ClO2 C.Cl2 D.HClO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用10 mL量筒量取了6.53 mL水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
11. 难度:简单 | |
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适宜选用的是 A.铁丝 B.木炭 C.蜡烛 D.红磷
|
12. 难度:中等 | ||||||||||||||||||||||||||||||||||||||||||||||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Mg+O2 B.CH4+2O2 C.2H2O=2H2↑+O2↑ D.CO+Fe2O3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了 B.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C.3g氢气和32g氧气混合点燃,生成的水蒸气是35g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推理正确的是
|
16. 难度:中等 |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A.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B.物质状态发生改变 C.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D.物质颜色发生变化
|
17. 难度:中等 | |
据测定,某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气体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
18. 难度:困难 | |
有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2000吨,经分析知道其中含铁840吨,则磁铁矿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 A、42% B、60% C、65% D、58%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0. 难度:简单 | |
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稀有气体、空气 B.氧气、冰水混合物 C.澄清石灰水、氧气 D.高锰酸钾、汽水
|
21. 难度:中等 | |
某班同学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塑料既可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又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B.大气中CO2浓度不断上升,有利于促进绿色植物的生长,但会使全球变暖 C.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它们的燃烧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严重 D.CO2浓度较大会使人死亡,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环境的影响与化石燃料燃烧没有关系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热污染 C.大气污染 D.赤潮现象
|
24. 难度:简单 | |
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酒精灯帽盖灭火焰 B.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C.通常的一般性火灾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 D.由活泼金属组成的精密仪器失火时,可用水来灭火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26. 难度:简单 | |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对于水,你一定很熟悉,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H2O中2的含义是 ;两个水分子用符号表示为 ;表示水中氧元素显-2价的符号为 ;上图形可以表示为水分子的是 。 (2)电解水时,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目的是 , 反应结束后,硫酸浓度的变化情况为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正极产生的气体的化学式为 。
|
27. 难度:简单 | |
从Na、C、S、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钠离子 ②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③一氧化氮中氮显+2价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具有助燃性,高温下能和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 ②在温室里做肥料,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__________; ③一种氧化物,其中含氧50%的会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___
|
28. 难度:简单 | |
根据硝酸铵(NH4NO3)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求硝酸铵中N、H、O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 。 (3)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经测定某块农田缺氮元素210g,则需施用纯净的NH4NO3 克?
|
29. 难度:简单 | |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要经过过滤池,过滤池中有活性炭层, (1)活性炭起___________作用。 处理水时,通常通入一定量氯气(或加入漂白粉),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___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发生装置C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__________反应类型,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_____。C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 (3)一氧化氮气体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NO+O2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如果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_________端管口通入。
|
31. 难度:中等 | |
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像一串串珍珠,珍珠泉由此得名。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查资料得知,沼气中含60%~70%的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取气方法: 将空的雪碧汽水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 ⑴这种集气方法叫 ,针对瓶口太小不便收集的缺点,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改进的方法是 。 ⑵如图乙所示,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导管___________(填A或B)。 ⑶假设将这种未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剩余气体通过浓硫酸(以上两步,能被吸收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再通入纯氧气中点燃,将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石灰水变浑浊。仅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未知气体的组成,结论是 。
|
32. 难度:中等 |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如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2)如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肯定有 气体.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3)通过以上探究,你会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择可燃物的时候应注意: .
|
33. 难度:中等 | |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按要求归类:(每空1分共7分) (1)检验二氧化碳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 (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5)碳酸受热 。 以上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
34. 难度:中等 | |
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方法生产金属镁:MgCl2 通电 Mg + Cl2↑。现电解950Kg氯化镁最多能生产多千克单质镁?同时能得到多少千克氯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