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 B.水结成冰C.焰火表演D.玻璃破碎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蔗糖溶于水 B.铁生锈 C.冰熔化 D.气球充气变大
|
3. 难度:中等 | |
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铜导电性良好,可作电线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作冰箱除味剂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
5. 难度:中等 | |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 B.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的气味 C.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D.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
6. 难度:中等 | |
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给液体加热
|
7. 难度:中等 | |
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8. 难度:简单 | |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哪种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食盐水 B.清新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物质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11. 难度:中等 | |
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且不引入新的气体,则该物质为( ) A.硫 B.铁 C.红磷 D.木炭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氧化钙+水 C.氢气 + 氧气
|
13. 难度:中等 | |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
14. 难度:中等 | ||||||||||||||||
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 )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
16.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
17. 难度:中等 | |
1、下列仪器:①量筒 ②试管 ③烧杯 ④燃烧匙 ⑤试剂瓶,能直接加热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②③
|
18. 难度:简单 | |
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下列哪一种(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
19. 难度:中等 | |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导管b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输气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
20. 难度:中等 | |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
21. 难度:中等 | |
将下列各物质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镁 B、木炭 C、红磷 D、铁丝 E、二氧化碳 F、氮气 G、氧气 H、硫 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的是
可以填充在灯泡中做保护气的是____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黄、玻璃粉;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①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②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③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着火。请写出以上①②③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2) ;3) 。
|
23. 难度:中等 | |
将某暗紫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A C F ; (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 (3)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紫黑色固体A分解的文字表式: 。
|
24. 难度:困难 | |
(14分)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 ① 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 _______ (4)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待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 ;应待 ____________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 ,后熄灭 ,原因是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
|
25. 难度:困难 | |||||||||||||||||
(4分)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衡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 。(简述操作和现象) 【预期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