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大气污染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
2.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
3. 难度:中等 | |
霓虹灯让我们的生活亮丽多彩,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汞 B.硫酸铜 C.氧气 D.金刚石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酿酒 C.铁生锈 D.食物腐烂
|
6. 难度:中等 | |
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黄色火焰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8. 难度:中等 |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元素 B.铁元素 C.硅元素 D.铝元素
|
9. 难度:中等 | |
组成太阳核的主要元素氦(H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2,则He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A.4 B.2 C.6 D.8
|
10. 难度:中等 |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 B.氧气 C.氧离子 D.氧原子
|
11. 难度:中等 | |
百合中的秋水仙碱具有润肺止咳功效,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秋水仙碱分子是由53个原子构成 B.秋水仙碱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2:25:1:6 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时水分子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
13. 难度:中等 | |
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消灭了水中的细菌 B.所得的水一定是软水 C.减少了河水的异味 D.能得到纯净水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后点燃,以免爆炸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撤离水中 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导管口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
15. 难度:中等 | ||||||||||||||||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16. 难度:简单 | |
NH4ClO4(高氯酸铵)可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 B.Cl2 C.O2 D.N2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氧气比氮气性质活泼的是 A.氧气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用于炼钢,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红磷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在氮气中不能燃烧 D.食品包装防腐时充入氮气而不充入氧气
|
18. 难度:简单 | |
按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铍(Be)和镁属于同一个族 B.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C.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3 D.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19. 难度:简单 | |
在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中,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
20. 难度:简单 | |
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A.核电荷数 B.带电情况 C.电子层数 D.化学性质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2 B.Cu C.O D.CO2
|
22.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②太湖水中含有氧分子;③催化剂只能加快其它物质化学反应的速率;④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⑤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
23. 难度:简单 | |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可示意H2与O2的反应 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等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
25. 难度:中等 | |
由氢氧化钠(NaOH)和过氧化钠(Na2O2)组成混合物,并检测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那么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6% B.57.5% C.58.4% D.无法计算
|
26. 难度:中等 | |
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一些了解。 (1)现有H、Na、O、Cl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自然界最轻的气体 ;②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 ; ③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④食盐的主要成分 。 (2)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①图1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②日常生活中喝牛奶能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③维生素D3(化学式:C27H44O)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④某钙片每片含碳酸钙【CaCO3】0.75g,某人每天服用2片,若人体对该药品中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0%,则每天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质量为 g。(写出计算过程)
|
27. 难度:中等 | |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 ;(2)2个氧原子 ;(3)铵根离子 ; (4)负二价的硫元素 ;(5)5个二氧化碳分子 ;(6)氧化铁 。
|
28. 难度:中等 | |
火柴头中含有磷,当火柴燃烧时,磷发生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利用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引燃纯氧中的铁丝,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铁丝燃烧时所需的氧气可由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
|
29. 难度:中等 | |
请你参与下列实验活动: (1)做甲、丙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其作用分别是:甲_____, 丙______。甲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2)做实验甲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发红并未燃烧;做实验丙 时,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3)将装置乙改装为下图所示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在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的前提下,所用红磷的量必须_____,如果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弹簧夹观察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则实验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______。 (4)小晴同学找来废弃的医疗用品——微型Y 形管,对课本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 该装置的优点是① ,② 。
|
30. 难度:中等 | |
用下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通电一段时间后,b中所收集到的气体为 ______,若b中气体为10毫升,则a中气体为 毫升,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组成,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 ____和________。
|
31. 难度:中等 | |
下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__种元素,D中x=________。 (2)A、B、C、D四种粒子中,阳离子是(填粒子符号)_________,阴离子是(填粒子符号)_________,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填编号或粒子符号)_________。 (3)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
|
32. 难度:困难 | |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推断物质的化学式:D ;G ;H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①B→F ;②B→G 。
|
33. 难度:中等 | |
下列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容器编号,下同) , 单质是 ,化合物是 ,氧化物是 。
|
34.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编号),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3)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浓氨水和碱石灰固体混合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 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填“a”或“b”)导气管进入瓶中。若将集满氨气的试管倒置于如图G所示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铁对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有无催化作用,他们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如下实验: 将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一大一小的试管中,向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铁且均匀混合,充分加热至没有气体放出,加热过程中,同时测定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时间和氧气的体积。实验结束后,将所测数据绘制成乙图所示的曲线。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了氧化铁,发现其质量没有改变。 ①实验中采用甲图所示的“套管式”加热装置的目的是 。 A.增加大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 B.对比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 C.使大试管内氯酸钾先分解 ②分析乙图曲线,能够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 A.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所需温度比较低 B.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较快 C.大小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相同 D.大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比较多
|
35. 难度:中等 | |
无锡某自来水厂净水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1)步骤Ⅰ沉降前通常需要添加絮凝剂的名称是______。 (2)X物质可以是 ,该过程主要发生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自来水厂一般用液氯对水消毒,该过程是利用液氯汽化后的氯气(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有害微生物,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下列操作能降低自来水硬度的是(填编号)______。
|
36. 难度:困难 | |||||||||||||||||||||||||||||||||||||||||||||||||||||
小蔡利用图甲装置做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朱老师帮小蔡加装了一个U形管(如图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 (1)过氧化氢加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用乙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3)小蔡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并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的一定是纯氧吗?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蔡设计的实验如下:如丙图所示,按下表所示比例,用排水法收集部分氧气,分别得到五瓶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木条复燃的实验.请你帮他将下表实验现象填写完全。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蔡还能够粗略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小蔡对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进行研究,做了一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蔡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写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