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我们每天生活在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湿衣晾干 C.石蜡熔化 D.葡萄酿酒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C.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
3. 难度:简单 | |
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x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 A.大量植树造林 B.直接燃烧煤炭 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
5. 难度:简单 | |
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空气 B.冰水 C.海水 D.过氧化氢溶液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后会形成离子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一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此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粒子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9. 难度:困难 | |
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B.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 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
10. 难度:中等 | |
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是催化剂 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中红磷要足量——充分观察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碎瓷片——加快蒸馏速度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再收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
11. 难度:中等 | |
(6分)(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分子 ;②3个亚铁离子 ; ③氯化钠固体的阴离子 ;④氧化铝中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2)写出符号“2CO32-”中数字的含义: “前一个2”表示 ; “右上角2-”表示 .
|
12. 难度:中等 | |
(5分)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 (填数值),根据规律写出Z= (填数值)。 (2)核电荷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核电荷数为 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
|
13. 难度:中等 | |
(7分)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我校三(5)班实验小组虹桥公园小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悬浮有固体小颗粒,散发出淡淡的鱼腥味。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一种常用的絮凝剂,并进行搅拌,加入的絮凝剂可以是 ,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水样中固体小颗粒。再向水样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此时得到澄清透明无色无味的水,这种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入适量的漂白粉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判断中C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3)这样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检验。(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14. 难度:简单 | |
(4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用漏斗过滤时,注意液面始终要 。 (2)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 。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 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 。
|
15. 难度:中等 | |
(11分)实验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2瓶纯净的氧气时,要求能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速率并节约药品,应选用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进行组合。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编号);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如图H,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中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6)注射器G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G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
16. 难度:困难 | |||||||||||||||
(4分)小雨为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①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 ②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③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经提纯分离仍得到0.5克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 (简述操作和现象),说明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
|
17. 难度:中等 | |
(3分)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下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 mg。 (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