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对着玻璃片呼气 B.灯泡通电发光 C.湿衣晾干 D.蜡烛燃烧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食盐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点燃酒精灯
|
3. 难度:简单 | |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液氮用于冷冻麻醉 D.钨用作灯泡中的灯丝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火焰熄灭 B.蜡烛熄灭后产生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蜡烛燃烧后看到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冰水 C.可乐饮料 D.澄清石灰水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
8.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为了避免意外,在引燃红磷后应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10. 难度:简单 | |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微粒之间有间隔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
11. 难度:简单 | |
(4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仪器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2) 某同学要量取48.6mL的水进行实验,在量液时,视线应与 保持水平。如果该同学采用的俯视的方法,他所取出的水比48.6mL (选填“多”、“少”)
|
12. 难度:简单 | |
(3分) 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空气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①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其中可用于生产化肥和作保护气的是 ;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 。 ②下列措施对防治空气污染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C.大力植树造林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
13. 难度:简单 | |
(7分)一种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一种无色气体C。在C中,黄色粉末D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某常见金属F,在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得黑色固体G。 (1)物质A、G的名称分别是 , ;物质B的作用是 。 (2)实验室完成反应D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 (3)写出F在C中燃烧的表达式: ,此反应属于 反应。
|
14. 难度:中等 | ||||||||||||||
(9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11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研制出一种疟疾疫苗 B.观测奇异的恒星系 C.揭开人类起源之谜 D.研究太空中的原始气体的组成 (2)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图中“ ①由上图还可以看出,分子是由 构成的。 ②上图中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选填“反应前”或“反应后”) ③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 (选填“一定改变”、“可能改变”或“一定不变”) ④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3)某同学对焊接切割金属的氧炔焰很感兴趣,他查阅资料后得知: 乙炔,化学符号为C2H2,俗电石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温度达2100度,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在烧焊金属方面有重要的用途。乙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该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决定设计实验验证乙炔燃烧的产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
15. 难度:中等 | ||||||||||||||||
(17分)下面是学习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氧气的性质”的探究,请回答: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b (2) 连接仪器组装成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某学生用抽拉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被拉出的注射器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 。此处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是为了防止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若用F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 (填“c”或“d”)进入。 (5)装置G中的实验现象: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 (6)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 g/L。某气体既能用D装置又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是 (填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