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汽油挥发、分离液化空气法制取氧气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
2. 难度:简单 | |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食盐、碘酒 B.空气、甲烷 C.钢铁、氢气 D.冰水共存物、石灰石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倒入石蕊溶液 B.闻气体的气味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插入燃着的木条
|
5. 难度:简单 | |
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6 B.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
6. 难度:简单 | |
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与CO2都可以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以防止CO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活泼
|
7. 难度:中等 | |
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火箭,使用的是一种固体燃料,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Al+3NH4ClO4 A.H2O B.NH3 C.NO2 D.NO
|
8.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有3种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一定改变,而原子不变 C.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9. 难度:简单 | |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 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
10. 难度:困难 | |
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成分是 A.硝酸亚铁,硝酸银 B.硝酸亚铁,硝酸银 C.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D.硝酸亚铁
|
11. 难度:简单 | |
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的空心管(1nm=10–9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12. 难度:简单 | |
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 X + H2SO4 == XSO4 + H2↑ Y + Z(NO3)2 == Y(NO3)2 + Z Z + X(NO3)2 == Z(NO3)2 + X 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H>Y>Z B.Y>Z>X>H C.Z>Y>X>H D.X>H>Z>Y
|
13. 难度:简单 | |
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使之爆炸并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及应用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 B.此法能有效解决缺水地区火灾灭火问题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爆炸掀起的沙土能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
14. 难度:困难 | ||||||||||||||||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B.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
15. 难度:简单 | |
(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亚铁离子 (2)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3)“沼气”主要成分是______ (4)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16. 难度:简单 | |
(4分)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品,这是因为 。
|
17. 难度:中等 | |
(4分)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解决实际问题。2010年11月15日上海某住宅高楼着火,对我们敲响了警钟。由此联想到,人人都应懂得一些防火知识,掌握一些自救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引起的作用是 。 (2)由于现在装修材料的大量使用,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不少有害气体。如果室内发生火灾,可用湿棉被盖在身上,并用湿毛巾或湿口罩捂住口鼻,采取 (填“站立”或“弯腰或匍匐”) 的姿势迅速逃离火场。其中用湿毛巾或湿口罩捂住口鼻的作用是 ;根据灭火的原理请你说明湿棉被盖在身上的作用: 。
|
18. 难度:简单 | |
(4分)下列物质:氧气、一氧化碳、干冰、二氧化碳、水、活性炭,用化学式完成空格 (1)吸烟有害健康。主要是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2)过滤式防毒面具里面的主要物质是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19. 难度:简单 | |
(4分)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化学式为 现在用的汽油里面常常加入乙醇,被称为“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属于 (混合物、纯净物),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20. 难度:困难 | |
(8分)下图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及其转化关系,请根据图示回答 (1)化合物甲中的元素有 种。 (2)单质D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 (3)如果B为红色固体,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B是黑色粉末,则A与甲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
|
21. 难度:中等 | |
(8分)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改进措施是 。 (2)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待氧化铜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处,在断开A、B之前 (是或否)应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A处玻璃管冷却。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难度:困难 | |
(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收集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化学方程式是 。 (3)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工、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Ⅲ中,则该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若在f装置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
23. 难度:困难 | |||||||||
(10分)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2分);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还要做将铝丝插入稀盐酸的实验,你认为(是否) 有必要做补充实验,原因是 (2分)。
|
24. 难度:中等 | |
(6分)下图为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索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
25. 难度:困难 | |||||||||||||||||
(9分)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即Cu、Zn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数据记录
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_________时。表示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