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乙说明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B.图甲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C.图甲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李想同学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中的题目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  

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一定温度下,向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深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NO2、SO2、PM2.5   

B.混合物:铁锈、碘酒、稀有气体

C.酸:H2SO4、HNO3、H2CO3       

D.碱:熟石灰、烧碱、纯碱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少

C.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少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减少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会变质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石灰水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不变       B偏低        C偏高        D无法判断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氨碱法用食盐制纯碱的反应原理是:

(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满分5 manfen5.comNa2CO3+H2O+CO2

下列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错误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在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

C.在反应(1)中析出固体后的溶液是NaHCO3 的不饱和溶液 

D.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盐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现有一杯蔗糖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g/cm3,中部的密度为bg/cm3,下部密度为cg/cm3,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说明溶液具有          性;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其中的溶质是       ,常温下,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_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现有一瓶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则该浓盐酸的溶质是                ,溶剂是           ,溶质质量分数是           ,溶液的质量为            g。某同学实验完成后忘记拧上瓶盖,则一段时间后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性。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只用H、C、O、Cl、Ca、Fe、N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并完成填空:

(1)

 

物质名称

物质组成

(用化学式表示)

组成物质的元素(用符号表示)

构成物质的粒子(用符号表示)

物质的类别

1.常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的物质

 

 

 

 

 

2.导致露置空气中的烧碱变质的物质

 

 

 

 

 

3.胃液里的酸性物质

 满分5 manfen5.com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

 

 

 

 

 

5.纯碱的主要成分

 

 

 

 

 

(2)利用以上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属于中和反应:                                                            

②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不是中和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水中的物质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

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从海水中获取该物质的方法很多,在世界范围内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                    ,其原理分别是                                                                              

②海水中还有多种无机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由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构成的盐是             

③食用低钠盐可预防高血压,低钠盐是在氯化钠中添加了适量的氯化钾。氯化钾除了有咸味外,还带有苦味。从物质构成的角度看,氯化钾有苦味可能是          (填化学符号)造成的。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李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现象:A中                         ,B中                                 

(2)小红认为李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李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如果利用B装置,应补做的实验是                                                   ,如果观察到                              ,则证明猜想①成立。

小明同学受酸碱中和反应探究实验的启发,认为可以借助酚酞试液来证明,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行,你赞同        的观点,理由是                                          

海宁同学设计的方案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猜想①成立,相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

(1)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为测定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克该盐酸于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后,向其中逐滴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90克。(酚酞试液的量很少,忽略不计)

求:(1)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