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菠萝榨汁 D.透水砖渗水
|
2. 难度:简单 | |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高锰酸钾固体呈暗紫色 B.氢气难溶于水 C.酒精易挥发 D.硫磺能在空气中燃烧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 B.汽水 C.液态氧气 D.液态空气
|
5. 难度:简单 | |
些列事实与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C.氧气用于气焊、气割 D.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中,叙述错误的是 A.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食品防腐 C.医疗冷冻麻醉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
7. 难度:简单 | |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 A.使用洁净能源 B.节日燃放烟花 C.植树造林 D.减少私家汽车出行
|
8. 难度:简单 | |
空气污染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 列项目没有列入检测范围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氮 D.PM 2.5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元素的名称及符号都书写正确的是 A.钙Cu B.纳Na C.锰Mn D.氯CL
|
10. 难度:简单 | |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你认为“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成中 A.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 B.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 C.不适用任何化学物质 D.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式工厂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B.取用固体药品,若没说明用量,一般取1-2g 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D.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要仰视读数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表示药品为腐蚀品的图标是
|
15. 难度:简单 | |
关于量筒的实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少量的化学反应可以在量筒中进行 B.量取8ml液体时,应选用50ml量筒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高点保持水平 D.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近刻度线时,可改用滴管滴加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钢铁生锈 C.蜡烛燃烧 D.呼吸作用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会减少 C.催化剂在反应后化学性质改变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
18. 难度:简单 | |
蜡烛燃烧和呼吸作用是化学变化,其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都需点燃的条件 B.都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C.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D.都是氧化反应
|
19. 难度:简单 | |
为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观察三瓶气体的颜色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三瓶气体中 C.将澄清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D.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C.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组
|
22. 难度:简单 | ||||||||||||||||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对事实或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24. 难度:简单 | |
“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 超氧化钾(KO 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O 2 应密封保存 B.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 C.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 D.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25. 难度:简单 | |
钠(Na)是一种金属单质如图所示,有关信息如下: ①银白色的金属;②密度比水 小,比煤油大;③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开; ④常温下,钠与氧气、硫、水等均能快速反应; ⑤钠在高温高压时甚至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氢化钠; ⑥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不能存放于空气 中,而通常存放于煤油中。 依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⑤ B.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③④ C.⑤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可防止钠与空气(氧气)发生反应
|
26. 难度:简单 | |
(3分)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今,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吗? (1)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 成功发射(见图).下列月球探测工程中的项目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 a.遥测控制卫星的运行 b.提供登月宇航员食用的纯天然食品 c.制造卫星整流罩需要的耐高温隔热材料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 (填序号)。
|
27. 难度:简单 | |
(5分)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这些物质 中,能选择合适的物质,并用他们的化学式进行填空。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 (2)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 (3)通常状况下是白色固体的物质时_______; (4)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是_______ (5)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是_______。
|
28. 难度:中等 | |
(9分)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填序号)。 (2)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反应。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I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木炭在一集气瓶氧气中燃烧后,为了验证其生成物,后续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难度:中等 | |
(8分)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后,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 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在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前还应做的准备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红磷并伸入到空气瓶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待_______________时,打开弹簧夹,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难度:简单 | |
(3分)氮元素和氧元素能形成多种物质,如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三氧化二氮、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1772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将铜与稀硝酸作用,得到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空气混合后,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这是一种黄棕色气体--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微溶于 水,且其密度略小于空气,二氧化氮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表示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一种纯净物都有一个对应的化学符号,如:用“SO 2”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请你试着写出一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
31. 难度:中等 | |
(9分)实验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2)下列酒精灯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 从水中取出;d.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出放一小团棉花;e.加热,收集氧气;f.在水槽中准备好倒立的充满水的集气瓶。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该操作编号为g,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32. 难度:中等 | |
(6分)在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老师给小明同学布置任务: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 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小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他建议小明同学补充设 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证明了“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①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固体的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方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难度:中等 | |
(8分)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 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 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 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表中,文字表达式I是 。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 氧气。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 。 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实验记录】 表中,操作I是 ;现象I是 。 【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 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 【实验反思】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 变化”或“化学变化”)。 (2)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