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松花江特大桥边跨工程提前竣工,预计7月中下旬,松花江特大桥主桥将全部合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建桥使用的钢属于金属材料 B.建桥只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C.在钢铁表面镀铬及制成合金都能起到防锈的作用 D.高炉炼铁的过程中焦炭既是提供热能的原料又是还原剂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量取9.5mL液体 B.取用固体 C.贮存少量氢气 D. 过滤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健康人胃液的pH值为1.5~1.9 B.锌是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贫血。锌的主要食物来源有海产品、瘦肉、奶类等 C.防止汞、铅、镉等有害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侵害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 D.亚硝酸钠有咸味,替代食盐用于烹调能促进身体健康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学家与其做出的贡献对应一致的是………………………………………( ) A.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 D. ④⑤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应用或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2 KMnO4△K2MnO2+MnO2+O2↑ 分解反应 B.溶洞的形成 CaCO3+ H2O + CO2= Ca(HCO3)2 化合反应 C.用盐酸除水垢 Mg(OH)2 +2HCl = Mg Cl 2+ H 2O 复分解反应 D.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 2C + Fe3O4 高温3Fe +2CO2↑ 置换反应
|
8. 难度:中等 |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动物标本 B.在加油站吸烟、接打手机 C.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洗发时,在用过洗发剂后再使用护发素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资源仅分为海水和陆地淡水两种,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B.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不仅能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同时能彻底杜绝环境污染 C.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焚烧聚氯乙烯都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D.氧气占空气总质量的21%,目前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
|
12. 难度:中等 |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和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 )
|
13.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0℃甲、乙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无晶体)升温到4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C.t℃时,60g丙完全溶解可配制出160g丙的饱和溶液 D.40℃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
14. 难度:中等 |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
15. 难度:困难 | |
一包生石灰打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固体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2.2g二氧化碳。则固体混合物中钙、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0:1 B.5:1 C.10:3 D.20:3
|
16. 难度:中等 | |
(3分)中国筹划高铁“大棋局”,国人有望乘高铁2天到达美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的车体材料可以是 (不定项选择); A.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的玻璃钢B.硬度大、密度小的铝合金 C.密度小、可塑性好的金属钛 (2)高铁列车上的指示牌使用的有机玻璃属于 材料; (3)若高铁列车使用了氢氧燃料电池,则高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来源是 。
|
17. 难度:简单 | |
(5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南。 我们每天通过摄入奶类补充的营养素的主要作用是(1) 。蔬菜、水果等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施加的一种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的有机氮肥的化学式是(2) ,它有促进植物(3) 的作用。一些豆科植物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能被作物吸收的氮的化合物,其反应可看作是氮气、碳、水在根瘤菌的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氨(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是(5)___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3分)下图是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微观模拟图。 (1)在图B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是化合物,你判断的微观依据是 ;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 。
|
19. 难度:中等 | |
(5分) 石建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图制备二氧化碳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请回答问题: (1)写出在此实验中使用仪器A的注意事项
(2) 石建同学用右侧装置制备二氧化碳并得出其密度比空 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结论。请帮助他将此实验 装置图补充完整; (3)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物质的名称是 ; (4)Ⅲ中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0. 难度:简单 | |
(2分)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60%以上出口到国外。我国在稀土开采与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乱采滥挖等问题。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目的是(1) ,请写出一条符合上述目的的建议(2) 。
|
21. 难度:中等 | |
(2分)分类的方法,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请从原子的结构特点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的角度,将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平均分成两类。 ① ② ③ ④ (1) 你选择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填序号), (2) 你的一种分类标准是 。
|
22. 难度:中等 | |
(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从分液漏斗加入一定量液体,立即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A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未恢复至室温,即关闭弹簧夹,B瓶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
|
23. 难度:中等 | |
(3分)A、B、C、D、E、F分别是一氧化碳、水、氧气、氧化铜、过氧化氢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如图,用圆表示这六种物质,“→”连接的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发生的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的化学式; (2)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
24. 难度:困难 | |
(6分)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瓶无标签待区分的白色固体,标为A、B、C分别是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提示:可溶性的钡盐有毒)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三种物质? 【进行实验】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甲、乙的实验设计与操作相同,分别取A、B、C 瓶中的样品少量于试管中,试管编号对应记为1、2、3号,加等量的水,观察到2号中产生白色浑浊,1、3号中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二:甲、乙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表达与交流】乙认为甲的实验无法区分1、3号溶液,理由是(1) 。 【证据与结论】经过思考,甲在步骤二的基础上,继续向1、3号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1号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2)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3) 。乙同学在区分1、3号中的溶液时选择的与甲不同类别的某试剂是(4) 。两位同学通过实验都区分出了三种固体。请将三种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标在广口瓶的标签上(5)。 【反思与评价】对比甲、乙的实验,请你从安全性、简约性的角度对甲或乙同学的实验进行评价 (6) 。
|
25. 难度:压轴 | ||||||||||||||||||||||||||
(7分)学过金属活动性后,秦思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锌粉与硝酸亚铁和硝酸银两种盐溶液的反应。实验现象和数据如下:
(1)第四次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第一次的实验现象,你认为此次滤液中的溶质是 ;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二次实验中置换出金属银的质量(x)的比例式 ; (4)若第三次实验锌与两种盐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m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向第三次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第四次实验中与滤渣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的稀盐酸,则需要浓盐酸与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