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冷冻麻醉 B.一氧化碳——作燃料 C.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
2. 难度:中等 | |
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并有倒伏现象,应施用的化肥是 A.CO(NH2)2B.KClC.Ca(H2PO4)2D.KNO3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3个钠离子 3Na1+ B.硫酸铁 FeSO4 C.2个氧原子 O2 D.1个氮分子 N2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测溶液的pHB.稀释浓硫酸C.加热液体D.取用液体试剂
|
5. 难度:中等 | |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了解并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B.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
6. 难度:中等 | |
已知某岩石(钾长石)的化学式为:KAlSi3O8,则该岩石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
7. 难度:中等 | |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A.保温瓶内的水垢 B.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 C.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D.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
8. 难度:中等 | |
为测定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另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b、a、c B.c、b、a C.b、c、a D.a、b、c
|
9. 难度:中等 | |
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X+6O2点燃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 A.CH4S B.C2H6S C.C4H4S D.C6H6S
|
10. 难度:中等 | |
大多数染发剂中含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并有致癌作用,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 4: 1 C.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D.对苯二胺能通过皮肤被吸收
|
11. 难度:困难 |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 B.加热饱和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在氨水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③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⑤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里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A.②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
|
13. 难度:中等 | |||||||||||||||||||||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14. 难度:困难 | |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今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只混有NaHCO3 B.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 C.样品中混有NaHCO3,也有Ba(NO3)2 D.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①表示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②表示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C.③表示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④表示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16. 难度:中等 | ||||||||||||||||
(11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1)请从“A干冰 B氮气 C氢气 D石油 E.碳酸钠 F.氢氧化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①被称为是理想的“绿色能源”的是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③常用的纯碱主要成分是 (2)某一抗酸药物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和淀粉,其包装材料用到铝箔和塑料,包装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该药物中淀粉属于 (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其中的氢氧化铝与胃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 “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其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猕猴桃被称为是水果中的“维C之王”.研究显示,维C可提高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人体缺铁会引起 ,人体缺维C会引起 病。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它能够散发出特殊的气味,这说明 。 ②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根据下列标签回答问题:
以上标签中列出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 。
|
17. 难度:困难 | |
(6分)(1)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 g水。 ②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 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b.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d.溶剂的质量:甲﹤乙 (2)X、Y、Z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①若X为金属单质,Z为含X元素的可溶性盐。写出Y→Z且能体现酸的性质的反应方程式一个: 。 ②若X为Ca(OH)2,则Y是 ,Z是 。
|
18. 难度:困难 | |
(11分)下图列出了实验室里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C由导管、集气瓶和 (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若用KClO3和MnO2制取O2,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可用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E中,看到的现象是: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当不再有气泡逸出后,测得反应残留液的pH如图中a点所示,再向残留液中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并连续精确测定溶液的pH,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曲线所示(纵坐标:pH,横坐标:时间)。 请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cd 段上升的原因是: 。 (4)实验室制取H2时,若选用装置D收集H2,则应从 口进气(填x或y)。
|
19. 难度:困难 | |||||||||||||||||||||||
(6分)【实验探究】 (1)请你依据下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2)为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评价】 ①三个方案中只有 是正确的(填“甲”、“乙”、“丙”)。 ②请分析另外两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 一个错误的原因是 , 另一个错误的原因是 。 【实验反思】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还可选择一种试剂
|
20. 难度:困难 | |
(6分)有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9.3g,为测定其中NaOH的质量,将混合物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后,再向其中加入200g稀硫酸时恰好使Na2CO3完全转化为CO2,产生的CO2气体共2.2g。 (1)求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多少? (2)若要求出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题中还缺少一个原始数据m(单位为:g),请问m表示什么? (3)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