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饭变酸 C.铁矿石炼铁 D.铁生锈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稀盐酸 B.合金 C.洁净的空气 D.冰水混合物
|
3. 难度:简单 | |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 B.检验氧气 C.熄灭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瓶塞,有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有大量的浮渣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下降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A.水与过氧化氢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洗洁剂和汽油都能去油污,都是用乳化原理 C.酸溶液中都有酸根离子,酸的性质相同 D.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与石墨性质差异较大
|
6. 难度:中等 | |
下面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 O2↑ D.若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
|
7. 难度:中等 | |
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时值是( ) A.1 B.2 C. 3 D.任意值
|
8. 难度:简单 | |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大力植树造林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
9. 难度:中等 | |
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 C.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浓硫酸冲洗 B.实验药品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11. 难度:中等 | |
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A.铜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时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质量无明显变化的是( ) A.敞口浓盐酸 B.敞口浓硫酸 C.固体氢氧化钠 D.金条
|
13. 难度:中等 | |
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 为2: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B.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C.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D.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15. 难度:中等 | |
现有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和盐酸几种物质,能确定Fe、 Cu 、Ag、 H 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 ) A.Fe +HCl Fe + AgNO3 Cu +HCl B.Fe + HCl Cu + HCl Cu + AgNO3 C.Fe + HCl Fe + AgNO3 Cu +AgNO3 D.Ag + HCl Fe +AgNO3 Cu + AgNO3
|
16.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按质量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加碘盐中有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3)苯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剂是 。 (4)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的物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A.白醋(含醋酸) B.全效洗洁精(有效成分为盐酸) (1)小明取少量白醋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成 色。 (2)小爽注意到全效洗洁精使用注意事项中有“勿用于金属及大理石表面”。为了探究其原因,她将全效洗洁精分别滴在两种物质上:①铁钉 ②大理石,均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推测: ①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②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
18.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鱼的运输过程中,常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增加氧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出现 时,可认为铁锈除尽。
|
19. 难度:困难 |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0℃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甲物质 g 。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40℃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各一杯(有甲溶质的为甲杯,有乙溶质为乙杯),当把它们的温度都降到2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B.溶剂质量:甲<乙 C.甲和乙都有晶体析出 D.甲溶液质量不变 (4)20℃时,在90 g10%的乙溶液中加入30 g乙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
20. 难度:困难 | |
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浓硫酸的颜色是 。 (2)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3)把浓硫酸换成氢氧化钠固体 (填“是”或“否”)出现图B中相同现象。 (4)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方程式为 。
|
21. 难度:压轴 | |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 ,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 (3)C和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
|
22. 难度:困难 |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是 。 (2)写出用装置A制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图中 和 (填序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3.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设计的“用氧化铜制取铜”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取少量氧化铜粉末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 第二步:向上面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搅拌; 第三步:过滤烧杯中的物质,滤纸上的物质是A,滤液中的溶质是B; 第四步:将物质A移入小烧杯中,加入过量的C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步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第三步实验中滤纸上A是 ,滤液中B是 ; (3)第四步实验中加入过量的C溶液是 ,其目的是 。
|
24. 难度:压轴 | |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 g。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保留一位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