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 B.铁矿石冶炼成铁 C.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上方看到白烟 C.欲称量锌粒与烧杯中稀盐酸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用导管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蕊变红;加热溶液又变成紫色
|
4. 难度:困难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③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④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⑤加热能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④⑥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
6. 难度:中等 | |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拉斯克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青蒿素的含碳量为28.4%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化合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无关 B.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D.有些元素在不同条件下可表现出不同化合价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化学性质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A.SO2、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B.H2、C、CO都具有还原性,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还原出金属单质 C.一定温度下,往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发生改变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
9. 难度:简单 |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 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银片 C.向盛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再向盛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 D.向盛有Zn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
|
10. 难度:中等 | |
用“ A.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 D.物质X含4种元素
|
11.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 A放入50 g水中能形成75g A的饱和溶液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
12. 难度:简单 | |
如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
13. 难度:中等 | |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 ; (2)炉具清洁剂中的碱 ; (3)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剂 ; (4)溶于水使温度降低的化合物 ; (5)标出铁红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
|
14. 难度:中等 | |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能写化学方程式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1)浓硫酸具有 ,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2)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 ; (3)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坚硬了,原因是 ; (4)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 (填化学式)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发生的反应是:① ② ; (5)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
|
15. 难度:简单 | |
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我们把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级能源经过加工取得的能源称为级次能源。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部分能源:①煤;②汽油;③天然气;④太阳能;⑤风能;⑥潮汐能;⑦地热能;⑧电能;⑨氢能;⑩酒精。其中不属于一级能源的是(填序号) 。 (2)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制成环保煤,燃烧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二氧化硫、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燃料乙醇可制得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请你答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答一条即可) ;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6. 难度:困难 | |
A~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均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G: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
17. 难度:压轴 | |
小赵在实验室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他将10g锌(杂质不与酸反应)加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问:稀硫酸质量分数?
|
18.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C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 。 (3)某同学从上述装置图中选用适当装置成功的制备和收集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图F装置中,则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 (4)若要制取氢气,用F装置收集,气体应从 (填“a”或“b”)导管口通入。
|
19. 难度:压轴 | |
小红同学对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Ⅰ: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猜想Ⅱ:铜与浓硫酸能反应,且可能生成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Ⅰ: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片铜,再加入少量的浓硫酸,试管中无现象; 实验Ⅱ:再给上述试管加热,试管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呈现蓝色. 【分析猜想】 (1)溶液呈蓝色,说明生成了 。 (2)根据 推断,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氢气,很可能是一种含硫元素的气体. 【查阅资料】 (1)常见的含硫元素的气体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氢。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似,都能和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3)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能恢复原来的红色。硫化氢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的成分,小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溶液又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1)在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2)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此反应还生成了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浓硫酸与铜加热时能反应,而稀硫酸与铜即使加热也不能反应,由此说明:物质的化学性质除了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溶液中溶质的 有关. 【拓展延伸】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小红和她的同学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