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
2. 难度:中等 | |
反应MnO2+4HCl(浓) A.酸 B.碱 C.盐 D.单质
|
3.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OH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C.食盐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稀盐酸溶液用于清除铁锈
|
4. 难度:简单 | |||||||||
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A.酸性不变 B.酸性变强 C.酸性变弱 D.碱性变弱
|
5.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的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描述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伸入NaCl溶液中测定其pH=7 B.用熟石灰与某化肥一起研磨,未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该化肥仍可能是氮肥 C.对浓硫酸进行稀释时,应水将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棒不断地搅拌 D.生铁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泡,固体完全溶解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用氯化钡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碳酸氢铵和尿素 D.用无色酚酞试液区分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
7. 难度:简单 | |
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来源: B.升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
8. 难度:简单 | |
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
|
9. 难度:困难 | |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NaOH,CuSO4,Na2CO3 B.Ba(OH)2,CuSO4,CuO C.KOH, HNO3, K2CO3 D.NaOH, HCl,Ba(NO3)2
|
10. 难度:中等 | ||||||||||||||||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11. 难度:困难 | |||||||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妈妈为了给小明增加营养,制定了如表所示的食谱.
a.米饭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 (填“糖类”或“油脂”).为了使营养均衡,你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填“蔬菜”或“火腿肠”) b.小明妈妈在厨房用到的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①铁锅 ②棉布围裙 ③塑料手套. c.在某活动中,小明同学不小心被蚂蚁咬了(蚂蚁毒液呈酸性),很痒,用下列物质涂抹可以减轻痛苦的是(填字母) A.食醋 B.肥皂液 C.汽水 (2)小明在查阅资料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二氧化硫能使紫红色KMnO4溶液变成无色溶液,反应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 ①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印刷不清楚,小明根据上下文了解到该物质是一种常见的酸,请根据已学知识推测其化学式: ,高锰酸钾中Mn元素化合价为 ,5SO2中“5”的含义是 。 ②信息提示:硫酸钾是由K+和SO42-构成.硫酸钾溶液呈无色,盐溶液的颜色通常是由构成它的离子决定的.根据资料及信息提示,KMnO4溶液呈现的紫红色可能是由 (填离子符号)离子表现出来的. (3)现将H2SO4、Ba(OH)2、Na2CO3三种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B和无色溶液A,经测定溶液pH<7. 信息:⑴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⑵碳酸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 据此判断:溶液A中一定存在粒子有 白色固体B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12. 难度:困难 | |
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 (1)A物质的化学式是 ,B物质的俗称是 。 (2)向A的块状固体上滴加水,观察到大量的水蒸气产生,该现象说明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填“改变”或“不改变”).
|
13.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某同学进行的两个实验探究 实验一: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1)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金属C是 ,操作a的名称是 。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二:研究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步骤: ⑴ 实验前需对镁条进行打磨,目的是 . ⑵ 检查图1装置的气密性。 ⑶ 将镁条放入锥形瓶中,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全部压入锥形瓶中,使之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 观察注射器活塞运动变化情况,绘制出注射器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变化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 t2~t3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体积逐渐减少的原因 。
|
14. 难度:压轴 | |||||||||||||||||||||||||||
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右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 【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①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②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 ③室温下(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猜想与实验】①可能是 溶液; ②可能是NaOH溶液; ③可能是NaCl溶液。 (1)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测得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有Na2CO3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反 思】NaOH溶液会因接触空气而变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5. 难度:困难 | |
为了测定未知浓度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氢氧化钡溶液15g,逐滴加入该待测稀硫酸,同时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过滤后得到滤液32.67g. 求:(1)反应后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是多少; (2)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