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今年端午节期间我市部分地区因暴雨发生洪灾,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农田被淹没 B.山体出现滑坡 C.粮食浸泡后发霉 D.树枝被折断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市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锌粒 B.熄灭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红色粉末变黑色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都是净化水的方法 D.生活中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
|
6. 难度:简单 | |
“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B.过量食用油脂会使人发胖,故应禁止摄入油脂 C.糖类是提供人体能量的重要物质 D.我们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
7. 难度:中等 | |
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食品包装充氮气以防腐 B.乘坐公交车出行实现“低碳”生活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D.用烧灼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木材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消除和隔离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充足氧气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
|
9. 难度:简单 | |
今年春季雾霾连续多日笼罩我国很多地方,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提高燃油品质 D.将垃圾集中焚烧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的是 A.NH3 B.N2 C.NO2 D.NaNO3
|
11. 难度:中等 | |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中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混合物 B.金刚石-单质 C.冰-化合物 D.纯碱-碱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 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 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C.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缩,分子变小了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 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 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5. 难度:中等 |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A.FeS B.Fe2S3 C.FeO D.FeS2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 C.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D.熟石灰与盐酸反应:Ca(OH)2+2HCl═CaCl2+H2O
|
17.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是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共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
18. 难度:困难 | |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CuO(Fe)-在空气中灼烧 B.NaCl(Na2CO3)-适量稀盐酸 C.Fe(Cu)-足量稀硫酸 D.CO2(CO)-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
19. 难度:中等 | |
能将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盐酸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石蕊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酚酞溶液
|
20. 难度:中等 | |
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N>M B.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
21. 难度:中等 | |
PX是一种合成纤维的原料,低毒,其化学名称为二甲苯,化学式为C8H1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二甲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对二甲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 C.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对二甲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构成
|
22. 难度:中等 | |
4.6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23. 难度:简单 | |
请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分子 ;(2)-2价的硫元素 ; (3)铝离子 ,(4)硫酸铵 .
|
24. 难度:简单 |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①碳酸钾,②活性炭,③生石灰,④氯化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作干燥剂的是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 (3)可作化学肥料的是 (4)可用于净水的是 .
|
25. 难度:简单 | |
今年我国与俄罗斯达成400亿美元的天然气购销协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6.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 (2)将相同质量t2℃时的a、b、c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3)将t1℃时的a、b、c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
27. 难度:中等 | |
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A、B、C、D四个结构示意图中,达到稳定结构的是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属于离子的是 . (2)对图E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20 C.元素符号为Ca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
28. 难度:中等 | |
硫酸和盐酸都是实验室常用的酸,它们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1)水溶液的pH都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都能除去铁锈.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看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颜色变为 . (3)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请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9.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 . (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
|
30. 难度:简单 | |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杜绝下列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谈谈你的一种看法或应采取的一种措施. (1)“毒蔬菜”: . (2)“地沟油进入餐桌”: . (3)“有害元素严重超标的大米”: .
|
31.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孕育和维系生命的两种重要的物质是 .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 (3)钛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金属.钛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但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则钛、铁和铜三种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 (4)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 .
|
32. 难度:中等 | |
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小刚同学要配制9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4) 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33. 难度:中等 | |
“侯氏制碱法”首先达到的是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2NaHCO3 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假设Ⅰ:完全变质;Ⅱ没有变质;假设Ⅲ: . 【实验探究】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假设 不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假设 不成立. 【实验结论】假设 成立,样品的成分是 . 【交流反思】欲除去Na2CO3变质后的杂质,最合适的方法是 .
|
34. 难度:困难 | |
小卫同学生活在农村,家里使用的是井水,烧开水的炊壶有一层很厚的水垢.查阅资料后得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他为了弄清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经干燥后的水垢样品带到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其反应并进行分析. (1)实验室的稀盐酸是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配制的,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该浓盐酸的质量为 g(保留一位小数). (2)小卫取10g水垢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3.3g二氧化碳.该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