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分子总数增加
|
2. 难度:简单 | |
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3. 难度:中等 | |
某些电子集成电路常用黄金镀膜。废旧电子产品上的黄金通过某种溶液的溶解后,加入某种金属,即可回收。对黄金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和回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集成电路用黄金镀膜可防止线路氧化 B.回收时往溶液中加入的金属可以选用铜 C.回收时溶解黄金的溶液不会是硫酸 D.回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化合反应
|
4.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图甲 图乙 A.cba B.cda C.cbd D.bca
|
5. 难度:中等 |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
6. 难度:困难 | |
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生成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
|
7.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北京本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植树造林 C.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D.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
8. 难度:中等 | |
(4分)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
|
9. 难度:困难 | |
(4分)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 A.CO2 B.CaCO3 C.Fe(OH)3 D.CuSO4
|
10. 难度:中等 | |
(8分)无标签试剂瓶中的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者是硫化亚铜。查资料可知:硫化铜(CuS)和硫化亚铜(Cu2S)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2CuS+3O2 灼烧2CuO+2SO2 Cu2S+O2 灼烧CuO+SO2 (没配平) (1)请写出配平后的Cu2S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 。如要确定灼烧的Cu2S是否完全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2)根据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某同学仅用天平、酒精灯、坩埚、三角架等常用仪器(无其它试剂),通过三个实验步骤鉴别出某黑色固体是硫化铜还是硫化亚铜。他的实验步骤一: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请写出后两个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二: 实验步骤三:
|
11. 难度:困难 | |||||||||||||||||||||||||||||
(8分)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 、 。 (2)可以通过比较 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请分析原因。 。
|
12. 难度:简单 | |
2013年5月,某市自来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经专家多轮综合检测,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将30克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克CO2和25.2克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求: (1)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 克,氢元素 克。 (2)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