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上海市虹口区下学期期中考试(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汞的化学式是

A.Ag         B.Hg     C.He          D.Hg2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酒精是乙醇(C2H5OH)的俗名,酒精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胡椒粉     B.蔗糖    C.花生油      D.面粉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符号“Mn”不能表示的意义是

A.锰元素    B.锰原子    C.金属锰       D.1个锰元素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的是

A.橘子汁:3  B.新鲜牛奶:7 C.某消毒液:12  D.肥皂水:10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含氮元素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呈+4价的是

A.NO        B.N2O3        C.NO2          D.N2O5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含碳物质中不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     B.石墨        C.足球烯       D.木炭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反应3H2+WO3 满分5 manfen5.comW+3H2O中的还原剂是

A.H2        B.WO3        C.W         D.H2O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化学反应2Na+Cl2满分5 manfen5.com2NaCl,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反应2Al+2NaOH+2X→2NaAlO2+3H2↑中,“X”的化学式是

A.H2O           B.Na2O            C.Al2O3           D.O2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为了让煤充分燃烧,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增加煤的用量    B.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C.粉碎煤块   D.减少空气通入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美国科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汽混合,放入真空的玻璃仪器中进行实验。一个星期后,发现仪器中有数种氨基酸生成。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D.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一般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CO2           B.H2            C.CO           D.O2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鉴别四组物质,使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待鉴别物质

稀盐酸、稀硫酸

CO、H2

空气、氧气

N2、CO2

试剂或方法

AgNO3溶液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带火星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加热胆矾,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C.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D.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有红色固体出现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钢铁

C.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氢气是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关于乙炔(C2H2)的说法正确的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A.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

B.其化学式也可写成CH

C.C2H2的物质的量是指C2H2的质量  

D.相同物质的量的C2H2与SO3所含原子数相同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1mol甲和乙充分反应生成1mol丙

 

详细信息
20. 难度:压轴

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为气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为无色液体;E为黑色固体(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A.A中一定含有碳酸根

B.E可能是碳

C.C转化为B一定是化合反应

D.F由两种元素组成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

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异味,这是利用了它的  (1)  性;

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2) 

用于除去铁锈的溶液是  (3) 

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  (4) 

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5) ,用草木灰样品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以看到火焰呈 (6) 色。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某品牌薯片的配料包括“马铃薯、植物油、食盐、味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二氧化硅”。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O4NNa,该物质由  (7)  种元素组成,1mol该物质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约为  (8) 

二氧化硅的化学式是  (9)  .

食盐(NaCl)中Na的质量分数是  (10)  (精确到0.1%)。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右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S(NaCl)  (11)  S(KNO3)(填“>”、“=”或“<”)。

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是  (12)  。 (填编号)

a. 不能确定是否饱和    b.饱和溶液    c. 不饱和溶液

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13) (14) (15) 、洗涤、烘干。

t时,在100g25%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所加KNO3 固体质量(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关系如右图所示,x=  (16)  (精确到0.1%);t与t1、t2的关系是  (17)  。(填编号)

a. t<t1         b. t1<t<t2       c. t>t2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三、探究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H2、CO2、水蒸气。(假设气体通过装置时均被完全吸收和反应)。

满分5 manfen5.com

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混合气体→  (18)  →尾气处理。(填装置编号)

B装置的作用是  (19)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某兴趣小组运用下列仪器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1)  ,关闭活塞K,观察到的现象是  (2)  、反应停止不再产生气泡。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3)  。(填装置编号)

用C装置完成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其中仪器a的名称是  (4)  ,燃烧结束后取出仪器a,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将集气瓶倒转如D所示,玻璃片不会掉落,原因是

  (5)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推断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甲同学设计了以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的实验,过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高温煅烧贝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固体E的成分存在  (7)  种可能。为测定其成分,取少量固体E,放入足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E的成分是  (8) 

为得到较纯净的烧碱,乙同学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除去固体E中的杂质:将固体E溶解,加入适量  (9)  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方案二,重新实验:通过称量固体  (10)  的质量,计算并加入适量纯碱。

 

六、计算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压轴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向盛有一定量铁粉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迅速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搅拌,不再产生气泡、黑色粉末中逐渐出现红色固体后又有气泡产生。请回答:

若实验过程中共收集到0.1 g氢气,求生成0.1 g氢气所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加入氧化铜后,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11)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充分反应后过滤,为确定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在滤液样品中插入一根铁丝,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如下。

现象

结论

(12)

滤液中的溶质是FeSO4

有红色固体析出

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13) 

  (14) 

滤液中的溶质是  (15)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