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检测二(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婷婷同学的手经常脱皮,经医生诊断缺少维生素。婷婷同学应多吃下列食物中的(   )

A.水果                  B.花生

C.面条                  D.鸡蛋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

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与金属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银的导电性比铜强,所以一般用银作电线

D.铁矿石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可以随意开采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列对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C.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H+),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碱溶液的pH>7pH>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冶炼厂排放的白色烟末

B.石灰窑排放的白色污染物

C.人们遗弃的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废弃的瓷砖等白色建筑材料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室温下,向200 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 g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0 mL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加入固体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入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下表:

           盐溶液

金  属

MgCl2溶液

镍的盐溶液

CuSO4溶液

Ni

无金属析出

有金属析出

Mn

无金属析出

有金属析出

有金属析出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Mg   Ni   Mn   Cu             B.Cu    Ni    Mn    Mg

C.Cu   Mn   Ni   Mg             D.Mg    Mn    Ni    Cu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 g

B.t2 时,在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C.t2 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粗盐提纯中蒸发时用玻璃棒是为了受热均匀

B.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 g氯化钠和 80 g

D.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增加肥效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O(CaCO3)              高温煅烧

C              CaCl2溶液(盐酸)              加入适量的Na2CO3

D              CO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B.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D.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身边处处有化学。请从下列6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小苏打  ②石灰石  ③盐酸  ④酒精  ⑤水银  ⑥食醋

(1)医用体温计里的物质通常是____________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来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3)能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制餐具比铁制餐具更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铵又称“硝铵”,是一种常用氮肥,向硝酸铵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硝酸铵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铵态氮肥遇到碱时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食醋中含3%~5%的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清洗水垢[Mg(OH)2CaCO3]。已知醋酸的水溶液中存在CH3COO-H+,醋酸与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请写出醋酸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部分地区发生“抢盐”风波后,我国政府及时发布公告称:核事故对我国海域污染可能性极小,且我国85%以上的食盐是湖盐(来自内陆盐湖)而不是海盐。已知:盐湖原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泥沙和芒硝等。如图为芒硝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t ℃饱和硫酸钠溶液降温至40 时,溶液中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晶体析出。

(2)为除去原盐中的泥沙,可先将原盐溶解,再通过_______操作除去。

(3)可用“夏季采盐,冬季捞硝”的方法来分离湖水中的芒硝和食盐。这种方法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压轴

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为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差悬殊,小红很好奇,打算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金、镍、铜、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用于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元素符号Pt。小红结合化学课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1)鉴别两种白金,她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ZnNi()Cu的活动性顺序。

【做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可能的假设①ZnNiCu;②ZnCuNi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请把它们写出来(一种即可)

假设: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小红同学查阅了部分含镍化合物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且得知镍能与酸反应。

 

OH-

NO3-

SO42-

Cl-

Ni2+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请帮助小红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金属

Ni

Zn

Cu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气体产生缓慢,

金属逐渐溶解

气体产生迅速,

金属迅速溶解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应用】①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镍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小红的实验设计外,你能否像小红一样,设计另一组实验,也这样依次验证上述假设的正确与否,你的设计所用到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写出一组即可)

 

详细信息
21. 难度:压轴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H2SO4

猜想三:有Na2SO4NaOH

猜想四Na2SO4H2SO4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 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 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5

5

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试求:(1)m=________________

(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详细信息
23. 难度:压轴

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 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 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满分5 manfen5.com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