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 B.粉尘爆炸 C.金属拉成丝 D.活性炭吸附毒气
|
2. 难度:简单 | |
今年入冬以来,我市多次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呼吸道病人增多。此次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着的主要污染物是 A.SO2 。 B.CO C.PM2.5 D.NO2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图标是( ) A. B. C. D.
|
4. 难度:简单 | |
分别取厨房中以下调味品各少量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食盐 B.蔗糖 C.醋 D.芝麻油
|
5. 难度:简单 | |
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人造骨——钛合金 B.“马踏飞燕”——青铜 C.钻石——金刚石 D.金饰品——黄金
|
6. 难度:简单 | |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的自动灭火陶瓷砖中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当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砖释放出的氦气和二氧化碳就能抑制和扑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 ) A.向放有小粒碘的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水和汽油,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 B.向油和水的乳浊液中滴入4-5滴洗涤剂后振荡,静置后液体不再分为两层 C.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铵,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D.在滴加红墨水的水的试管中缓缓加入乙醇,然后振荡并静置几分钟,溶液不会分层。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C.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以保护内层的铁不易锈蚀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二氧化碳能使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金刚石、石墨和 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图所示的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
11. 难度:中等 |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将气体点燃 B O2 C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与温度达到着火点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
13. 难度:简单 | |
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30g B.50g C.100g D.150g
|
14. 难度:简单 | |
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②2个碳酸根离子 ; ③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 ④铝土矿的主要成分 ; ⑤生理盐水中的溶质 。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A、B、C、D、E、F都是我们已学过的含氧元素的物质。(图中“→”表示物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E是单质,其它均是化合物。化合物B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 化合物C和F的组成元素也相同。A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常温下为无色有气味的液体,属于可再生能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 (1)写出A的化学式 。 写出B→D和C→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3)B与D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
|
16.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根据提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上述三个化学反应的共同点 (填序号)。 A.需要加热 B.需要催化剂 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D.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3)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装置代号)。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 (4)若用C、F组合成装置来制取气体,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 ( ) ①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②反应不需要加热 ③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④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装置C与B相比,优点是 (6)请阅读下表中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氯气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人类的追求。 (1)随着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煤、天然气和 的急剧增加, 导致 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2)2014年青奥会即将在南京举行,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 南京近期投入了一批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煤燃烧排放出 (写名称)等气体污染物,与雨水作用可形成 ,脱硫工程可以适度减少其影响。 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4)请举一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
|
18. 难度:中等 | |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 (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第三级采用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 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 液氢应用于航天领域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燃料,目前广泛使用还存在困难,如:__________ _________(写一个)。 (2)“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一、二级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 2N2O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2 t C2H8N2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嫦娥三号”的“玉兔”月球车可从携带的锂电池储备一定的能源。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LiMnO2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
|
19. 难度:中等 | |
(1)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铜用于电力和电信工业,是因为铜具有 (填字母) A.导热性 B.延展性 C.导电性 D.金属光泽 (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的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为钢芯镀镍(Ni ),五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有 (填一条即可)。 ①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正二价镍的化合物,并放出氢气。其反应没有铁与酸反应剧烈。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镍片、硫酸亚铁溶液和 溶液做实验也能判断Ni 、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3)若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4)活动课上小明将一枚五角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发现表面变黑。 【假设与预测】假设Ⅰ:五角币加热变黑,是因为酒精灯内焰的黑烟附着在五角币的镀铜上; 假设Ⅱ:五角币加热变黑,是因为五角币上的镀铜与 _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与事实】 实验一: 用洁净的干布擦一擦五角币上的黑色物质,黑色物质不易被擦去;再另取一枚五角币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片刻,五角币也变黑。 实验二:取一块铜片放入小试管中并塞上橡皮塞,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直至试管中铜片变黑;再将铜片反转到另一面,加热片刻,铜片不再变黑。 【解释与结论】上述实验一和实验二证实,假设 __ ___ 不成立。 【表达与交流】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___ 。
|
20. 难度:中等 | |
铁质水龙头长期使用容易生锈,小明从自家水龙头上取下一些铁锈样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 ,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2)实验结束,小明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物质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发现没有气泡,这说明生成物中 (有或没有)铁。 为解释这个现象,小明查阅下列资料: Ⅰ.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3O4、Fe2O3,,在一定条件下,均能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Ⅱ.某炼铁厂对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并绘制成下图。 通过分析资料确定: ①700℃时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反应的产物是 (填FeO或Fe3O4或Fe). ②小明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