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A.火箭发射       B.节日焰火       C.风力发电     D.葡萄酿酒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前段时间安徽省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雾霾天气是由大量烟雾、灰尘等微粒悬浮而造成空气污染现象.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雾霾产生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              B.用煤火力发电

C.开发利用太阳能            D.乱砍滥伐树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A.读液体体积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滴加液体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含碳物质的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用作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B.木炭用作燃料

C.用炭笔写生                      D.石墨用作电极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A.氯化钠            B.铜             C.干冰           D.金刚石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①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②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④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⑤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5          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5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2       C.0       D.﹣1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震惊中华大地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是造假者在牛奶中掺入了廉价的三聚氰胺(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其化学式为C3H6N6

B.其中C、H、N元素质量比为6:1:14

C.其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3%

D.该分子中共有15个原子核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O2满分5 manfen5.comFe3O4          B.2H2O=2H2+O2

C.Mg+O2满分5 manfen5.comMgO2           D.2NaOH+SO3=Na2SO4+H2O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未测值为3g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如图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则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1:1:1       B.1:2:2        C.2:2:1         D.1:2:4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H2,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用对应的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氢原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五氧化二磷           

(4)生石灰            

(5)3个碳酸根离子            

(6)+4价的硅元素           

(7)干冰            

(8)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碳70(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吸收可见光后可高效杀灭癌细胞,有望成为癌症治疗药物的候选材料。每个碳70分子由70个碳原子构成,呈橄榄球状。则碳70的化学式为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表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1)空格内最为恰当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2)表中的金属元素有       种。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符号是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

(3)原子序数为13和17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2)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                     (写名称)。

(4)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化合物的是       ,纯净物的是       ,混合物的是        ,氧化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洁净的塑料瓶从长江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样,然后进行如下研究分析:

(1)将浑浊的江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粉末(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搅拌,溶解后静置一会儿;

(2)将静置后的江水采用下图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3)过滤后得到的水澄清透明,取其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烧杯中有大量浮渣,则说明河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4)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放在烧杯的中间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5)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三、探究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一)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  品

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粉末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对照实验①②,是在探究不同的酸因素对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影响;

对照实验①③,是在探究                              对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影响;

小明选择第①组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选择第②组药品的原因是                                                         

(二)选择装置: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小明选择气体发生和收集的装置为                  请在A~E中选择),验满方法是                                                                              

(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2中选取               (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起到随开随关的作用。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满分5 manfen5.com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测定气体中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满分5 manfen5.com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①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目的是                            

②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③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改进措施是                                            。[来源:学科(2)实验开始时,是先加热氧化铜,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目的是为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四、计算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取47.4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气。求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