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2. 难度:简单 | |
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 ) A.胆汁( C.血液(
|
5. 难度:简单 | |
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 A.6 B.8 C.11 D.14
|
6. 难度:简单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mm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 A、煤炭直接燃烧 B、秸杆焚烧还田 C、提倡多开汽车 D、开发清洁能源
|
7.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小王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了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该固体最可能是 ( )
A.金属单质 B.碱 C.盐 D.金属氧化物
|
8. 难度:简单 | |
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与蔗糖固体 C.用pH试纸区分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 D.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
11. 难度:简单 | |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 C.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 D.生活中常用铝粉漆对铁制品进行防护
|
12. 难度:简单 | |
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 ②Z + H2SO4(稀) = ZSO4 + H2↑ ③X + 2YNO3 = 2Y + 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Z>X>Y C.Y>Z>X D.Z>Y>X
|
13. 难度:简单 | |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
14. 难度:中等 | |
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B.常温下KNO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C.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
15. 难度:中等 | |
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23% B.46% C.55% D.72%
|
16. 难度:中等 | |
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配制溶液的烧杯留有水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
17. 难度:简单 | |
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而皿的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
19. 难度:中等 | |||||||||||||||||||
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 A.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21. 难度:中等 | |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个硫原子 ,(2)硝酸 ,(3)2个氧分子 , (4)3个铵根离子 ,(5)碳酸氢钠 .
|
22. 难度:中等 | |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1)图中x = ,Br属于 元素(填“金属” 或“非金属”)。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
23. 难度:中等 | |
按要求填空: (1)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g (2)简述在实验室如何稀释浓硫酸: 。
|
24.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下列事实: (1)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黏土和沙子掺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俗称“三合土”,在空气中会生成碳酸钙而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集气瓶中的水,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
|
25. 难度:中等 | |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3)以上硬币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 H2SO4= NiSO4+ H2↑ Fe+ NiCl2= Ni + FeCl2 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 。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
26.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珐码盒)、烧杯和_____________。 A酒精灯;B药匙;C玻璃棒;D漏斗;E铁架台;F量筒;G胶头滴管
|
27.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 中,理由是 。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 色。
|
28. 难度:困难 | |
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F: (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填序号)。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物质A与E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同学在装置B中放入高锰酸钾加热,发现导管被粉末堵塞,同学小明指出造成这种后果主要是因为小华忘记了在试管中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___ 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为了收集纯净的NO气体,利用图Ⅰ、Ⅱ所示装置,用橡皮管将 (填导管口字母)与c相连组成收集装置。收集时,应先在Ⅰ中装满 。
|
30. 难度:困难 |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填写空格: (1)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 ①甲同学认为,试管A发生的现象就能够说明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必须全面观察试管_____________(选填试管编号)发生的现象,并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结论。 ②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③为防止金属锈蚀,除了采用覆盖保护膜等措施以外,还可以制成合金。这是因为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2)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_______,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
31. 难度:中等 | |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为 g (2)计算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计算配制的CaCl2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