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加油站、面粉厂严禁烟火 B.进入干涸深井或山洞中,事先要做灯火实验 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
2. 难度:中等 | |
“环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下列标志中,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
3. 难度:中等 | |
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
4. 难度:中等 | |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及石油炼制得到的各种燃料油都是混合物 B.煤和石油的主要成份都含有碳元素 C.燃烧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了它的着火点,就一定能燃烧 |
6. 难度:中等 | |
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爆炸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 C.爆炸一定会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 |
7. 难度:中等 | |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
8. 难度:中等 | |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 A.隔绝了氧气 B.可以燃烧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H2SO4═FeSO4+H2 B.2H2+O2═2H2O C.2HgO ![]() D.2CuO+C ![]() |
10. 难度:中等 | |
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A.Q 点 B.N点 C.P点 D.M点 |
11. 难度:中等 | |
区别酒精和水,最简单的物理方法是______; 最简便的化学方法是______. |
12. 难度:中等 | |
![]() |
13. 难度:中等 | |
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和柴油,在排放的尾气中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1)汽油和柴油都是 加工的产物,分离时,根据它们的 不同而制得的. (2)汽车尾气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的原因是 . |
14. 难度:中等 | |
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一些能量变化,有些化学反应是放热的,请你列举一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也有些化学反应是吸热的,如干粉灭火器中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时是吸热反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活中也经常遇到一些不同能量间的相互转化,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干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请你再举出一个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 . |
15. 难度:中等 | |
(1)酸雨是指pH 5.6(填“>”、“<”或“=”)的降水,煤的燃烧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 . (2)请你写出一条酸雨的危害 . |
16. 难度:中等 | |
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相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 (2)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用户如果使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进行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 . |
17. 难度:中等 | |
2010年3月,洛阳伊川县一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人员伤亡惨重. (1)请从燃烧的条件着手分析这次爆炸发生的原因.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简要的说说如何预防矿井内瓦斯爆炸.(答出2条即可) |
18. 难度:中等 | |
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1)实验1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2)实验2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3)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 |
19. 难度:中等 | |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
20. 难度:中等 | |
对“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 ;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 (3)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 (4)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呼救; ⑥跳楼.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 |
21. 难度:中等 | |
燃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化学反应现象. (1)若要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氢气制取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取氢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填a或b)通入. ②氢气是目前公认的最清洁的燃料,但现阶段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什么? ③为了安全起见,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实验? (3)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32g甲烷,可释放多少克二氧化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