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
2.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食品袋内防腐的氮气 B. ![]() 食醋 C. ![]() 碳酸饮料 D. ![]() 矿泉水 |
3. 难度:中等 | |
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开发新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防止环境污染 D.开发电脑软件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量筒量取5.6mL的液体 B.托盘天平量取10.4克的粗盐 C.挥发性是化学性质 D.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取用固体粉末 ![]() B.读取液体体积 ![]() C.熄灭酒精灯 ![]() D.洗涤试管 ![]()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A.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B.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C.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向盛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粒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形成红色溶液,此实验能说明:①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②分子大,原子小 ③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④分子之间有间隔(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8. 难度:中等 | |
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 A.SO2 B.CO2 C.N2 D.O2 |
9. 难度:中等 | |
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 A.O2 B.N2 C.CO2 D.空气 |
10.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B.经常咬铅笔,铅笔上的油漆对身体有害 C.经常食用腌制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 D.经常使用染发剂,不利于身体健康 |
11. 难度:中等 | |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先连接好装置再把导管置入水中后捂热试管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为了加快过滤速度,要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D.试管夹应从试管口底部向上套 |
13.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述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用金属制作奥运奖牌 B. ![]() 用钢材制造体育场“鸟巢” C. ![]() 用羊绒作“福娃”的外层材料 D. ![]() 用丙烷做“祥云”火炬的燃料 |
14. 难度:中等 | |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3.6克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 ) A.加砝码 B.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调解左右螺丝 |
15. 难度:中等 | |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
16. 难度:中等 | |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黑、白微粒分别表示不同原子,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8.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气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减小 |
19. 难度:中等 | |||||||||||||||||||||
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开幕,届时可能会用到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为了飞艇在空中飞行安全而有效,根据下表中气体的性质,最适合填充飞艇的气体是( ) 几种气体物质的密度(0℃、1标准大气压)及可燃性
A.氢气 B.氮气 C.氦气 D.氧气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 B.蜡烛受热时,固态蜡烛逐渐熔化成水 C.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成了黑色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21.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用语(符号)填空: (1)硫 ;(2)钙 ; (3)氧化铜 ;(4)五氧化二磷 ; (5)空气中含量占 ![]() |
22. 难度:中等 | |
2007年6月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至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请根据图回答: (1)如如图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根据如图用化学式(符号)填写下列空白: ①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 ②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 ③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④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之一,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 |
23. 难度:中等 | |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
24. 难度:中等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量筒______保持水平. (2)仪器连接好后,应先______,再装入药品. (3)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______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4)酒精灯倾倒,洒出的酒精燃烧,应立即用______扑灭. (5)粗盐提纯蒸发过程中,蒸发皿中出现______时,停止加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
25. 难度:中等 | |
在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水,然后再加入两块冰糖,观察液面刻度.待全部溶解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试用分子的观点加以解释:______. |
26. 难度:中等 | |
(1)某校因仪器不足,老师发动同学想办法,有一位同学想用如图所列物品来代替化学实验仪器.如用A代替试管,你认为B可代替______,C可代替______; (2)现提供一带孔小瓷片,请你用日常用品组合一盏酒精灯 (填所用用品名称)______. ![]() |
27. 难度:中等 | |
你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生活经验区别下列各组物质: 铜丝和铁丝 ; 冰和水 ; 汽油和花生油 . |
28. 难度:中等 | |
(1)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 |
29. 难度:中等 | |
如图“大气污染图”,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①______;②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 .(答对两条即可) (2)苯的化学性质有 , .(答对两条即可)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
31. 难度:中等 | |
当你走过大庆油田时,你会发现长久不熄燃着的巨大“火炬”,“火炬”产生的黑烟飘向空中.其实那是为处理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燃气而造成的.看到这一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请从能源和环境两个角度谈谈你的观点.![]() |
3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紧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试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1) , (2) . ![]() |
33.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取一支蜡烛,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 |
34. 难度:中等 | |
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 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______; 【解释】请用分子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______;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阻止食物中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______,防止食物腐败. 【反思】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______,所以要控制使用. ![]() |
35. 难度:中等 | |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定“探究鱼鳔内气体的成分”为课题,他们将收集的鱼鳔固定在水槽底部,用针刺破后,采用______法收集两瓶鳔内气体. (1)向其中的一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鱼鳔内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2)另一瓶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为集气瓶容积的 ![]() ![]() ![]() |
3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将试管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上滴10-15滴. (1)实验中,观察到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______,从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有:①______; ②______. (2)某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 ![]() |
37. 难度:中等 | |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是( ) A.9 mL B.小于9 mL C.大于9 mL D.无法判断 |
38.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 B. ![]() C. ![]() D. ![]() |
39. 难度:中等 | |
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气态,也不同于液态和固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将有机废物如二恶英等和空气、氧气等氧化剂在超临界水中进行快速氧化,能将有害物质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以及盐类等无毒小分子化合物.下列内容与所给信息相悖的是( ) A.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毒物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
40. 难度:中等 | |
人们可以对物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请将下列物质分成两组: ①二氧化碳;②液态空气;③啤酒④氮气;⑤硫粉; ⑥冰水混合物;⑦液氧⑧海水 ⑨稀有气体;⑩澄清的石灰水(分组时选择合适的代号填空), 第一组: ;第二组: . |
41. 难度:中等 | |
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①将碘(I2)的颗粒放在湿淀粉纸上,淀粉纸变蓝. ②用玻璃管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纸上,滴酒精的淀粉不变蓝,滴有碘酒的淀粉纸变蓝色 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变蓝,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得到分子的两个主要结论是: A:______,B: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