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 B.木材燃烧 C.钢铁生锈 D.黑火药爆炸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3. 难度:中等 | |
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mL B.肯定小于6mL C.肯定等于6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mL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水 ![]() B.铁+氧气 ![]() C.铝+氧气 ![]() D.石蜡+氧气 ![]()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气体均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一组是(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
6. 难度:中等 | |
在进行“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差异研究”的下列做法或想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红提出:呼出的气体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 B.取用石灰水时,实验设计中未说明用量,小东取了1.5mL C.亮亮认为在人呼出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 D.小红认为人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存在 |
7. 难度:中等 | |
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均可 |
8. 难度:中等 | |
![]() A.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CO2 B.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O2 D.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N2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点燃酒精灯 D. ![]()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纵坐标)随反应时间(横坐标)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净化后的空气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空气、水、金刚石、硝酸钾 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
14. 难度:中等 | |
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 ![]() B.硫+氧气 ![]() C.碱式碳酸铜 ![]() 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
16.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点燃酒精灯加热,(3)加药品并固定试管,(4)收集氧气,(5)熄灭酒精灯,(6)把导管撤离出水面.其中正确的实验顺序为( ) A.(1)(3)(2)(4)(5)(6) B.(1)(3)(2)(4)(6)(5) C.(1)(2)(3)(4)(5)(6) D.(1)(2)(3)(4)(6)(5)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8. 难度:中等 | |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9. 难度:中等 | |
可一次鉴别出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闻气体的气味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加入澄清石灰水 |
20. 难度:中等 | |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往往必须遵守一定的先后次序,下面列举的一些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再点燃铁丝 B.先加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移走酒精灯,后从水中取出导管 D. . |
21.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A.试管外壁有水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C.忘了加催化剂 D. . |
2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氦气用作气球 B.氮气用作食品的保护气 C.钨丝用作灯丝 D .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紧靠试管口 B.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用手持试管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 D . |
24. 难度:中等 | |
![]() A、水 B、过氧化氢溶液 C、高锰酸钾 D、 . |
25. 难度:中等 | |
要学好化学,记住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化学符号非常重要,现在请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水 ; (2)二氧化碳 . |
26.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①二氧化碳②硫粉③液氧④天然的纯净水⑤氧化镁⑥糖水⑦铝⑧医用75%的酒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 |
27. 难度:中等 | |
现有下列仪器:a、量筒 b、玻璃棒 c、药匙 d、托盘天平 e、蒸发皿 f、胶头滴管.请你用序号填空: (1)称量固体药品用 ; (2)量取液体的体积用 ; (3)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药品用 . |
28. 难度:中等 | |
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写在题后的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会附着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
29. 难度:中等 | |
我们曾做过①木炭、②硫粉、③铁丝、④镁条等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其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用序号填写,下同);产生耀眼强光的是 ;生成物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上述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根本依据是 . |
30. 难度:中等 | |
写出下列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一种淡黄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上述四种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填序号). |
31. 难度:中等 | |
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空气、氮气、木炭、硫、氧气、二氧化碳、红磷、铁丝等几种物质中的一种,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烧红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则: A是 B是 C是 D是 . |
32. 难度:中等 | |
小红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实验过程中她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分析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写一种) ______. |
33. 难度:中等 | |
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化学式为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汞和二氧化硫; 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 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1)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______(填“有”或“无”)物理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说明理由.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 (2)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______(填“有”或“无”)化学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说明理由.______(填序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
34. 难度:中等 | |
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______.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______. (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______. (4)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______. |
35. 难度:中等 | |
![]()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
36.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______,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K2MnO4+MnO2+O2↑ |
37. 难度:中等 | |
有人喜欢在凌晨天朦朦亮时到森林公园中锻炼身体,这种做法对人体好吗?雨辰同学认为对人体有利,因为凌晨空气清新;江一杰认为对人体有害,因为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对人体有害,应该等日照以后再进入其中锻炼.根据你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你认为______的观点正确.为了研究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与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分别收集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和日照后公园中空气各一瓶到实验室. 收集日照后公园中空气的方法是______. (2)为比较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
38. 难度:中等 | |||||||||||||||||||
![]()
(2)判断集气瓶中已收集满呼出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人体在呼吸过程中,使气体Y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理由是______. |
39.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及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2)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______ (3)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小了反应物的______,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4)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______(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 (5)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