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西瓜榨汁 C.石蜡熔化 D.白磷自燃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3. 难度:中等 | |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及时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工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D.推广使用无氟冰箱防止“臭氧空洞”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
5.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燃烧法区分黄铜和黄金 C.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6. 难度:中等 | |
人体中的钙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于牙齿和骨骼中,使牙齿和骨骼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下列关于羟基磷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羟基磷酸钙是一种碱 B.羟基磷酸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羟基磷酸钙由5种元素组成 D.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a→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D.从b→a: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HCl MgSO4Cu(NO3)2 B.AgNO3 NaClMg(NO3)2NaOH C.Ca(OH)2 NaNO3Na2CO3 NH4Cl D.HClK2SO4NaOH NaNO3 |
9. 难度:中等 | |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 |
10. 难度:中等 | ||||||||||||||||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
11. 难度:中等 | |
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B.物质X一定是H2O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
12. 难度:中等 | |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如图所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 ![]()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 ![]() 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 ![]() 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
13.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氢气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置换反应 (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4)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 |
14. 难度:中等 | |
从Fe、C、H、O、N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①2个铁离子 ;②3个氨分子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轻的气体 ; ②能作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 ; ③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盐 . |
15. 难度:中等 | |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可用过氧化钡(BaO2)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等.阅读下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过氧化钡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过氧化氢:BaO2+X+H2O═BaCO3↓+H2O2,其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 . (2)过氧化钠(Na2O2)也是一种过氧化物,潜水艇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同时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常用它将某些难溶矿石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例如三氧化二铬Cr2O3与Na2O2高温共熔得到铬酸钠Na2CrO4和氧化钠Na2O,铬酸钠中铬的化合价为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G的化学式为: 、 .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C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 .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
17. 难度:中等 | |
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规范的操作要求,运用合理的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了这些气体.下图是他们实验中用过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③______;⑤______. (2)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3)小明同学在制取气体时使用的仪器是①③④⑤⑦⑩,他制取的气体是______; (4)小兰同学成功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氢气,则她一定不会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填序号). (5)小芳同学顺利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仪器②⑥,那么她还需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填序号). |
18. 难度:中等 | |||||||
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______.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反思】 (1)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2)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将10g含有氯化钠的纯碱溶解于102.32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3.52g的气体(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求:反应后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