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自来水 C.石灰石 D.石油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
3. 难度:中等 | |
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 |
4. 难度:中等 | |
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 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 B.向硬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 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
6. 难度:中等 | |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7. 难度:中等 | ||||||||||||||||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A B.B C.C D.D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元素 C.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D.某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一定是氧化物 |
9. 难度:中等 | |
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
10. 难度:中等 | |
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g C和1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27 C.44 D.56 |
11.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符号填空:干冰 ;锌离子 ;硝酸铁 ;乙醇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
12.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文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 . (2)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把铁从磁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4)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文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她用少量的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 . |
13. 难度:中等 | |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 中探究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P2O5 |
14. 难度:中等 | |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②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 ![]() ![]() |
15.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3)某同学用F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图中 来组装一套实验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