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金属及金属资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废弃易拉罐无回收价值 B.用水冲洗自行车可防止生锈 C.生铁是纯净的铁 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
2. 难度:中等 | |
铁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的金属之一.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政府正在启动的“酱油加铁”工程是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 B.纯铁很软,不宜用来制造机器 C.生铁放在盐酸中,可以完全溶解 D.不能用铁制品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C.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D.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
4. 难度:中等 | |
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Fe2O3+3CO![]()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以上三种反应都不是 |
5. 难度:中等 | |
将锌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 A.H2SO4 B.CuSO4 C.AgNO3 D.Na2SO4 |
6. 难度:中等 | |
如右图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铁丝不变化 B.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 C.铁丝逐渐消失 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
7. 难度:中等 | |
把铁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铁粉表面产生气泡 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 ③铁粉的质量增加.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 |
8. 难度:中等 | |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X>Y>Z B.X>Z>Y C.Z>Y>X D.Z>X>Y |
9. 难度:中等 | |
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 A.Zn、Fe B.Zn、Cu C.Fe、Cu D.Zn、Fe、Cu |
10. 难度:中等 | |
要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试剂( ) A.Cu、FeCl2溶液、ZnCl2溶液 B.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C.Fe、Cu、ZnCl2溶液 D.Zn、Cu、FeSO4溶液 |
11. 难度:中等 | |
![]()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写一种单质化学式),属于混合物的是 (写一种物质名称即可),能与稀盐酸反应的物质是 (写一种物质名称即可). (2)氮气可用于灯泡填充气,是因为 ;钨丝可用于灯泡的灯丝,是因为 . (3)铜粉中如果混有铝粉可以用 方法除去铝粉. |
12. 难度:中等 | |
用FeCl2溶液、CuSO4溶液、Fe、Mg四种物质来验证Fe、Cu、M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进行的两个反应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______; (2)______. |
13. 难度:中等 | |
考古研究与化学密不可分. 2007年12月22日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打捞出水.右图是古船上的一些文物图片,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判断铁比铜活泼的信息是: . 写出一个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古沉船上铁锅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 、 等物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 |
14. 难度:中等 | |
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 [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试管中的铜片生锈. [思考]其余三支试管中铜片不生锈的原因分别是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物质间反应常用到两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溶解性表.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适用于金属与溶液的反应. 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 Ⅱ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 Ⅲ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①根据实验Ⅰ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②根据实验Ⅱ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要通过实验Ⅲ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______,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______. ④查阅资料:金属在活动性顺序里的位置越靠后,其化合物越不稳定,所以它的氧化物越容易被还原.分别以氧化铁和氧化铝为原料,用相同的还原剂还原,更易得到的金属是______. (2)熟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化学问题: ①用水可以一次性鉴别出:氢氧化钠、氧化钙、碳酸钙、硝酸铵这几种白色固体.取等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水后,确证硝酸铵的现象是______;确证氧化钙的现象是______. ②根据酸、碱、盐三类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和溶解性,可构建下列离子对,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离子符号,要求新构成的两对离子对结合时,一个有气体产生,一个有沉淀生成: ![]() ③同学们在实验室探究H2SO4、NaOH与酚酞反应规律后,将废液倒入废液缸,最终废液缸中溶液呈红色,则废液缸中除酚酞外,还含有______种溶质. |
16. 难度:中等 | |
把12g含少量铜屑的铁粉样品放到盛有100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1.6g,求: (1)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