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 ,如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 ,如 .两者间的本质区别是 . |
2. 难度:中等 | |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如 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如 等. |
3. 难度:中等 | |
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的 、 、 等在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
4. 难度:中等 | |
化学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 性质和 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包括物质的 变化和 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结论. |
5. 难度:中等 | |
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我们是分三步来探究的. (1)将 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看到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少. (2)将 分别滴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看到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多.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比较,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这些仪器是我们初中阶段经常要用到的,根据图中的仪器图形回答问题.(填仪器名称)![]() (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将固体反应物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时,用到的仪器是 . (3)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物质分离时,用到的仪器是 . (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到的仪器是 . (5)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均可使用的仪器是 . (6)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既能加热液体,又能加热固体的仪器是 . (7)蒸发溶液时所用到的仪器是 . (8)量度液体体积时所用到的仪器是 (9)实验室中常用的热源,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 (10)用作收集和贮存气体的仪器是 . |
7. 难度:中等 | |
药品的取用规则:一要做封“三不”,既不能用手 ;不要把 ;不得 .二要严格取用规定量,若未说明用量时,应取用 ,即液体取 ,固体取 .三要做到实验剩余的物品既不能 ,也不要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 . |
8. 难度:中等 | |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有些块状固体可用 夹取. |
9. 难度:中等 | |
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里.取用时,先拿下瓶塞,放在桌上,然后右手拿起试剂瓶,瓶上的标签应 ,左手拿住试管,使试剂瓶 试管口,把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1)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用 量出液体的体积.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 保持水平.量筒的量程必须与所量液体的体积最接近. (2)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胶头滴管是用来 的一种仪器,使用胶头滴管时,应把吸有液体的胶头滴管 在烧杯或容器的上方,不要接触 ,以免 ,使药液垂直滴人烧杯中.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要 或 ,以防止试液倒流,腐蚀乳胶头.用过的管必须清洗,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否则会将滴瓶中的溶液稀释. |
10.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使用时要做到“两禁止两不可”,即绝对禁止向 ,绝对禁止 ;熄灭酒精灯,应用 ,切不可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 .向灯内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加热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口应向 倾斜,与桌面大约成45度角.加热时试管口 对着自己或旁人. (3)给物质加热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因它的温度最高. (4)固体加热:加热时,应擦干容器外壁的水,先进行 ,然后再固定加热,试管口应 (填“高于”或“低于”)试管底. |
11. 难度:中等 | |
洗涤仪器: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 .试管洗涤干净后要 在试管架上(填“正放”或“倒放”). |
12. 难度:中等 | |
以下四个化学实验: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的研碎;③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④向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发光发热 B.有颜色的变化 C.有气体、沉淀产生 D.有其他物质生成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食物腐烂 C.铁锅生锈 D.电灯发光 |
15. 难度:中等 | |
有下列性质:①颜色、②气味、③导电性、④可燃性、⑤氧化性、⑥溶解性、⑦密度、⑧硬度、⑨熔、沸点,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 A.①②③⑤⑥ B.④⑤ C.①②⑦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⑧⑨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水是无色的液体 B.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 C.酒精在空气中易挥发 D.氯化钠的熔点是801℃ |
17. 难度:中等 | |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与其余三种类别不同的是( ) A.水结成冰 B.湿衣服晾干 C.菜刀生锈 D.开水沸腾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的不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铜作导线 B.铁制炊具 C.金刚石作玻璃刀 D.汽油作燃料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锌粒 B. ![]() 量取9.5mL水 C. ![]() 闻气味 D. ![]() 取粉末状物品 |
22.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试管中加入2mL-3mL蒸馏水然后进行加热,操作有以下四步: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2mL-3mL蒸馏水;③将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其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 |
23. 难度:中等 | |
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其理由是( ) A.防止酒精自燃 B.酒精易被空气氧化 C.酒精蒸发引起中毒 D.酒精蒸发后,灯芯上留有水分,使用时难以点燃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蒸发皿 D.燃烧匙 |
25. 难度:中等 | |
在用酒精灯火焰加热时,不能将玻璃仪器与灯芯接触,其主要原因是( ) A.灯芯的温度太高会使玻璃熔化破裂 B.灯芯的温度低,会使玻璃受热不均而破裂 C.酒精灯会熄灭 D.造成酒精大量挥发浪费 |
26.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药品 B.实验室里不能品尝氯化钠的味道 C.用鼻孔凑到集气瓶日闻氧的气味 D.使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
27.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 C. ![]() 取用氯化钠 D. ![]() 清洗试管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 ; (2)铝的化学性质有 . |
29. 难度:中等 |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写出方法、现象、结论. (1)白酒和白醋:______. (2)铁丝和铜丝: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3)下列现象不能证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A.发光放热 B.火焰上方产生一股黑烟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D.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婷婷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5)熄灭蜡烛后,发现有股白烟冒出,用火柴点燃该白烟,熄灭的蜡烛又重新燃烧.如图所示,关于该白烟的成分请你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想:______. ![]() |
31. 难度:中等 | |
现有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两个实验加以鉴别. |
32. 难度:中等 | |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分析可能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