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吸附性 |
2. 难度:中等 | |
工业制水煤气的反应为C+H2O![]()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干燥剂 |
3. 难度:中等 | |
用木材做木桩时,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烧焦,目的是( ) A.烘干木材 B.使木桩变得更结实 C.烧死虫子 D.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炭层 |
4. 难度:中等 | |
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容易发生的是( ) A. ![]() B.2CO+O2 ![]() C.CO2+C ![]() D.2C+O2 ![]() |
5. 难度:中等 | |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
6. 难度:中等 | |
在2Fe23+3C![]() A.Fe23 B.C C.Fe D.C02 |
7. 难度:中等 | |
以下关于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和氧气反应时,可以生成C02,也可生成C0 B.碳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验证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方法是观察它们的颜色 D.炽热的碳和C02作用生成C0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8. 难度:中等 | |
有关2CuO+C![]() A.CuO 具有氧化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
9. 难度:中等 | |
![]()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
10. 难度:中等 | |
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木炭粉,提纯氧化铜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热混合物 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加过量水后过滤 |
11. 难度:中等 | |
用纯净的木炭粉末还原氧化铜粉末时,可发生的反应有:C+2CuO![]() ![]() A.CO2 B.CO C.CO、CO2 D.Cu、CO |
12. 难度:中等 | |
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这是因为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常温下不易得失电子. |
13. 难度:中等 | |
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C02;不充足时生成C0.同时环放出大量的热,可用它作燃料.如煤、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4. 难度:中等 | |
在高温时,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具有 . (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提示: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使火焰集中,提高火焰温度). ①实验的现象为 ,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高温下,碳还能与C02反应生成C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15. 难度:中等 | |
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当然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 ;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 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 ![]()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 装置. ![]() |
16. 难度:中等 |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但随着 的升高,碳的化学性质大大增强在高温下具有 性和 性. |
17. 难度:中等 | |
写出图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1) ; (2) ; (3) ; (4) . ![]() |
18. 难度:中等 | |
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9. 难度:中等 | |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I实验介绍这一知识.![]()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Cu+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