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 A.计算 B.实验 C.测量 D.推理 |
2. 难度:中等 | |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为( ) ①充分拥有资料 ②设计合理方案 ③明确实验目的 ④进行科学实验 ⑤总结评价与交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②③ |
3. 难度:中等 | |
在讨论研究计划时的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B.请教专家得到他们的指导 C.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D.不需要查找资料,只要进行实验就可完成研究 |
4. 难度:中等 | |
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得到较多的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得出不同的结论 |
5. 难度:中等 | |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
6. 难度:中等 | |
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
7. 难度:中等 | |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 ) A.均匀地被烧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
8. 难度:中等 | |
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小明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环节(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制定计划 D.交流与表达 |
9. 难度:中等 | |
有关蜡烛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并有黑烟产生 D.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 |
10. 难度:中等 | |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 A.假设 B.实验 C.做结论 D.观察 |
11. 难度:中等 | |
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有人说是二氧化碳,有人说不是,大家争论不休,你认为下列方法中可以立即确认的是( ) A.讨论 B.调查 C.实验 D.上网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中(如下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 A. ![]() 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B. ![]() 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C. ![]() 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 ![]() 干冷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 |
13. 难度:中等 | |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 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将饮料管小心的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 |
14. 难度:中等 | |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同学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通过 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对 的分析等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
15. 难度:中等 | |
化学学习的特点是要关注物质的 、 和 及其 等. |
16.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大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部位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一定含______、______. ![]() |
17. 难度:中等 | ||||||||||||||||||||||
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1)______; (2)______. 实验反思: (1)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______. (2)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出,人在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_____. (3)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一种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气体,它是______,为了检验这种气体,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 (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它的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 、 、 、 、 、 、 ,以及 等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受热时是否 ,燃烧时是否 、 ,并有 生成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 、变化 、和变化 三个阶段的现象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
20. 难度:中等 | |
蜡烛熔化时,只是 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而蜡烛燃烧时则生成了 、 这两种物质. |
21. 难度:中等 | |
人的呼吸过程中,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 、 气体的量增加, 气体量的减少. |
22. 难度:中等 | |
探究课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汽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因为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______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