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 燃料及其利用》2013年单元检测训练卷B(二)(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海,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氧气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C.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水扑灭
D.着火点就是物质开始燃烧的地方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把块煤做成蜂窝煤是为了( )
A.降低着火点
B.散热面积大
C.方便运输
D.使煤和空气充分接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有( )
①氧气的含量;②可燃物的本性;③可燃物的形状;④燃烧空间的大小.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对能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新能源汽车不需要任何能量
C.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燃烧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0年春,在欧洲召开了世界温室气体减排大会.为减少CO2的排放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B.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替代能源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小汽车数理
D.对排放CO2多的工厂一律关闭,不准生产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进行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盖灭
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右图所示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氧气
B.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以上都是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②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③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④“可燃冰”藏于海底,是甲烷的水合物,外观像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长沙市168路公交车市以压缩天然气(CNG)为动力燃料.CNG市将天然气多级压缩后,储存至高压容器中的燃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NG的主要成分是CH4
B.CNG完全燃烧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CNG的主要成分是C2H5OH
D.使用CNG燃料可减小空气污染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我国“十二五”规化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
A.Zn+H2SO4(稀)=ZnSO4+H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manfen5.com 满分网H2+CO
C.太阳光分解水:2H2Omanfen5.com 满分网2H2↑+O2
D.电解水:2H2Omanfen5.com 满分网2H2↑+O2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D.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回收使用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乙醇等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人们饮酒过量会醉酒,这是因为酒中有   
(2)用煤炉取暖时,若室内空气不畅通,会产生一种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3)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而产生了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4)煤中含有的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是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车用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而形成的混合燃料.使用这种汽油不但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而且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这对解决我国粮食转化,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述报道回答:
(1)乙醇能代替汽油作为燃料,是因为乙醇中含有    元素和    元素;
(2)燃烧乙醇比燃烧汽油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这是因为乙醇中不含有    元素和    元素;
(3)乙醇主要是粮食中的淀粉等转化而成的,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转化而成的.植物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水+二氧化碳manfen5.com 满分网淀粉+氧气.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日,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
(1)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粉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本身是可以燃烧的,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燃烧过程中还可闻到像头发烧焦似的刺鼻气味,是由于面粉中另一种营养素燃烧产生的,该营养素是   
(2)面粉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年2月我国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避免类似事件,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   
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
manfen5.com 满分网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4)含硫化合物洗液经过提炼后,可用来制硫酸,过程是:含硫化合物氧化得到SO2,SO2进一步氧化得到X,X与水反应得到H2SO4,则X的化学式为   
(5)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   
(2)为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我国发射“嫦娥一号”的火箭使用C2H8N2(偏二甲肼)和N2O4为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CO2、N2和H2O.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C2H8N2+    N2O4    CO2+    N2+    H2O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SO2等污染物.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以大大降低废气中SO2的含量.假设某火电厂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从燃煤燃烧后的废渣中得到CaSO3和 CaSO4的混合物50t,若该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该混合物中含硫元素的质量为    t,相当于少排放     t二氧化硫.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manfen5.com 满分网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范婷同学在观察课本实验“燃烧的条件”(图甲)时,对产生的大量白烟产生了疑问,于是她上网查阅.得知:该白烟(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在空气中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毒物质偏磷酸(HPO3).由此,范婷与其他同学一道对课本实验作出如下一些改进(图乙):
manfen5.com 满分网
(1)用图乙装置做实验,可观察到试管______(选填“a”或“b”)所对应的气球有______等现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P2O5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广大居民用上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作燃料.已知1kg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约为5.57×107J.试填空.
(1)参加上述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O2):V(CO2)=   
(2)若1kg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    5.57×107J(选填“>”、“<”或“=”);
(3)16kg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至少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kg.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