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
2. 难度:中等 |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打磨玉器 D.大米霉变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对应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能导电 B. ![]() 硬度最大 C. ![]() 常温下呈气态 D. ![]() 会生锈 |
4. 难度:中等 | |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其中可以用镊子夹取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④ D.都可以 |
6. 难度:中等 |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塞紧橡皮塞 B. ![]() 加热液体 C. ![]() 取用液体 D. ![]() 读出液体的体积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清澈的井水 清新的空气 B.生理盐水 五氧化二磷 C.冰水共存物 液氧 D.高锰酸钾 硫粉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需要直接接触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药品与托盘 D.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与酒精灯火焰 |
10. 难度:中等 | |
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标签受损 B. ![]() 污染药品 C. ![]() 不容易点燃 D. ![]() 读数不正确 |
11. 难度:中等 | |
亚硝酸钠的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容易被误用导致中毒.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时,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小华为了解亚硝酸钠特从网上查到了如下的资料: A.亚硝酸钠是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味微成,易溶于水,外观及味道都与食盐相似; B.加热到271℃时,亚硝酸钠变成液体; C.亚硝酸钠能从空气中吸收氧逐渐转化为硝酸钠; D.亚硝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根据上面的描述请你帮小华进行整理(用A、B、C、D填空): (1)物理变化 ; (2)化学变化 ; (3)物理性质 ; (4)化学性质 . |
12.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OmL量筒、④100mL量筒、⑤烧杯、⑥石棉网、⑦药匙、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胶头滴管,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序号).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 . (2)量取5mL液体应使用 . (3)加热25mL水应使用 . (4)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应使用 . |
13. 难度:中等 | |
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 mL,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 套,夹在试管的 ,注意手指应按在试管夹的 . |
14. 难度:中等 | |||||||||||
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人身伤害.请填写下列错误的操作,或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
15.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硬度 ;密度比水的密度 ; 于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 、 、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 ![]() |
16. 难度:中等 | |
指出图中操作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 |
17. 难度:中等 | |
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下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______,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上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______,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2P2O5 ![]() |
18. 难度:中等 | ||||||||||||||||||||||
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1)______; (2)______. 实验反思: (1)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______. (2)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