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
2.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点燃木炭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C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窖中常聚集着较多的CO2 B.CO2可做气体肥料 C.CO2可用于制汽水 D.CO2可用作气体燃料 |
4. 难度:中等 | |
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 A.发展和利用太阳能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人和动物的呼吸 D.含碳燃料的燃烧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氧气 ![]() B.高锰酸钾 ![]() C.铁+氧气 ![]() D.蜡烛+氧气 ![]() |
6. 难度:中等 | |
![]() 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
7. 难度:中等 | |
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反应的需要的药品和反应条件 B.实验装置 C.气体的验证 D.气体的用途 |
8. 难度:中等 | |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
9.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前者可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
10. 难度:中等 | |
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 ![]() |
11.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KCl+3O2↑ |
12.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紫色,原因是______. (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______;她用少量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______. |
13. 难度:中等 | |
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碳-氧循环,因此空气的成分基本保持不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吸收CO2的主要途径为______; (2)有人认为自然界中CO2越多越好,也有人认为CO2越少越好,最好没有,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 (3)为防止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在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同学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如果推测此气体是二氧化碳,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2)若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 ,收集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 (3)如用下图中F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由 (填“a”或“b”)端导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