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 ②从水槽中拿出导管 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 |
2.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仍未收集到氧气,则可能的原因是( ) A.高锰酸钾太少 B.试管口未加棉花 C.装置气密性不好 D.加热温度不高 |
3.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装药品的试管口应向上 B.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单孔塞少许 C.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朝上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口应伸入集气瓶底部 |
4. 难度:中等 | |
![]()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
5. 难度:中等 |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B.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C.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
6.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实验完成后立即洗涤试管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⑤收集完毕先撤酒精灯 ⑥忘了加催化剂. A.全部 B.除④ C.除⑥外 D.①②⑤⑥ |
7. 难度:中等 | |
![]() (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______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2)组装该装置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①试管 ②铁架台 ③酒精灯 ④木块. |
8. 难度:中等 | |
写出下列实验情况产生的原因: (1)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实验结束时,发现集气瓶底炸裂. . (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木炭伸入集气瓶后很快熄灭. . (3)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时,药品附着在试管内壁上而没有集中在试管底部. .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浸入水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 .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 . |
9. 难度:中等 | |
通过化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多种途径可制取氧气. A.分离空气 B.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C.分解H2O2 D. (1)请你在D处再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请写出一个常用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3)若用如图装置加热KMnO4制取氧气,指出装置中的三处错误: 、 、 . (4)实验完毕,停止加热前应该先 ,再 . ![]() |
10. 难度:中等 | |
做氧气的性质探究实验时,某同学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探究的内容是 .C操作中,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他的操作方法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