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徐墩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以下是自然灾害中常常伴随着的现象,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房屋倒塌
B.山体滑坡
C.森林失火
D.山洪暴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热冰”是纯净物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闻气味
B.manfen5.com 满分网
倾倒液体
C.manfen5.com 满分网
取固体药品
D.manfen5.com 满分网
给液体加热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数以万计的人畜饮水困难.因此,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
B.开发利用地下水
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⑤⑥
C.②③①④⑥⑤
D.③②①④⑥⑤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集气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水的吸收
C.光合作用
D.煤和石油的燃烧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玉树地震后饮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如井水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井水是混合物
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井水软化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井水的硬度
D.静置对井水有净化作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常温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没有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
A.不影响化学反应速度
B.反应速度很慢,产生氧气的量减少
C.不能产生氧气
D.产生氧气的总量不变,但反应速度较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是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CO2的过量排放将产生温室效应
C.SO2、NO2排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
D.随意丢弃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B.加热试管前要将外壁擦干
C.用漏斗过滤液体时,液面稍高于滤纸边缘
D.倾倒液体试剂时,标签应向着手心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2)种植豆科植物的土地一般不施肥而含氮量较高,说明空气中含有   
(3)雾、雨、雪、白云、彩虹等自然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   
(4)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在电解器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    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    气,若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是20mL,则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是     mL,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点燃两只蜡烛.沿烧杯壁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
(1)观察到的现象为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B.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将5、6补充完整)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碳酸分解     
(4)水通电   
(5)碱式碳酸铜  manfen5.com 满分网    +水+二氧化碳   
(6)    +    manfen5.com 满分网
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五氧化二磷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e______
(2)小方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manfen5.com 满分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