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学年北京市密云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成西瓜汁
B.水加热成为水蒸气
C.食盐溶于水
D.汽油燃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拉瓦锡通过在密闭的曲颈甑中加热金属汞的实验发现了空气中含有一种气体,它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则这种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每千克的海水约含钠10.62g;镁1.28g;钙1.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白酒
B.manfen5.com 满分网
米醋
C.manfen5.com 满分网
酸奶
D.manfen5.com 满分网
干冰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元素
B.铁元素
C.硅元素
D.铝元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Cl
B.MnO2
C.NaOH
D.H2SO4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07年我县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县,这是我们每个密云人的骄傲.因此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把“节能减排”放在首位.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公交车改用清洁燃料
B.政府向居民发放节能灯泡
C.在乡镇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
D.提倡单面使用办公用纸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D.二氧化碳用于制碳酸饮料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氧气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变瘪的兵乓球用热水浸泡可以恢复----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气体中,有剧毒的是( )
A.N2
B.O2
C.CO
D.CO2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元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别是纯净水和矿泉水,下列操作可将两种液体区别开的是( )
A.加活性炭
B.蒸干
C.尝味道
D.闻气味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厨房中常见的物品能够与水混合形成溶液的是( )
A.淀粉
B.植物油
C.绵白糖
D.沙拉酱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利用洗涤灵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其中洗涤灵起到的作用是( )
A.作溶剂
B.做溶质
C.做乳化剂
D.作催化剂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两个氮分子的是( )
A.2N
B.N2
C.2N2
D.2N2O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均正确 的是( )
A.生石灰【Ca(OH)2
B.干冰【H2O】
C.双氧水【H2O2
D.盐酸【H2CO3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过滤
B.manfen5.com 满分网
倾倒液体
C.manfen5.com 满分网
检查气密性
D.manfen5.com 满分网 
加热液体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加油站是重要的防火单位,在加油站必须粘贴的警示标志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A BCD
反应前质量/g461114
反应后质量/g待测1584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C
B.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4g
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苯酚是一种有机溶剂,但由于其有毒不能添加到食品中,苯酚的分子式如图所示(原子之间的短线代表两个相邻原子之间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根据其分子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苯酚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一个苯酚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12
D.苯酚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6:1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取一定量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放在一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充分反应.下图是从不同角度绘制的此反应中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如图,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大理石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
C.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D.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通过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我们发现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自身的结构特点对其化学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结构决定性质”,按着这样的思路填写下表: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从白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绿色,有异味,且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填操作名称).
②之后还要向得到的液体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作用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③小组同学利用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X,对水进行消毒.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同学们又在实验室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写出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2↑+O2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曲线上M点表示______,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t1℃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这时从上述溶液中取出20克,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向其中再加水______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任填一种方法).
(4)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①水的质量 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恰好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
(5)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化学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影响,燃烧就是我们人类最早应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发掘出50多万年前北京人使用火的痕迹.
(1)北京猿人使用自然火时,需要不断的向火焰中添加木柴和兽骨,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木柴和兽骨”是______.到了三万多年前,山顶洞人就会“钻木取火”,他们用植物的绒毛用力摩擦木柴的目的是______
(2)随着人类对燃烧的认识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如火箭升空,现代火箭加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燃烧后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写出此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CO2+4H2O+N2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经常对所学的化学反应进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快捷的记住常见物质的有关性质.如图中A,B,C,D都是我们初三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其反应关系可以利用右图进行整理.
(1)若A,B,C,D均为单质,且B,C,D都能分别和A发生反应,其中C是最理想的燃料,D为黑色固体,B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则C为______(填化学式).并写出B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Fe3O4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装置的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2MnO4+MnO2+O2↑;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小丽同学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你参与探究:
实验过程:
(1)将两只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木炭和红磷;
(2)分别用酒精灯点燃木炭和红磷,将燃烧匙迅速放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胶塞;红磷燃烧观察到有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P2O5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总结
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______
实验三____________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__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气体主要有NO 和NO2,它们污染环境,可用氨气(NH3 ) 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O+NO2manfen5.com 满分网2N2+3H2O.若反应后得到56g N2,理论上消耗氨气多少克?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地理课上小新听老师说密云地区石灰石的储备非常丰富,他想到自己家附近的山上就有这种石头,于是想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他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首先称取50g石灰石样品,然后将250 克的盐酸分5次依次加入(假设其余杂质均不与盐酸反应).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如下:
稀盐酸的质量第一次50克第二次50克第三次50克第四次50克第五次50克
剩余固体质量40.0gX20.0g10.0g5.0g
(1)X=______克;
(2)小新测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