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谷酿酒
B.海水晒盐
C.光合作用
D.食物霉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化学能解诗人的浪漫.“墙角数枝梅,凌寒独 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很小
D.分子是可分的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6
B.+3
C.+5
D.+1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黄石人患结石的概率很高,和水质有一定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 )
A.加肥皂水
B.煮沸
C.蒸馏
D.加活性炭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涂下列物质中的( )
A.硼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氨水或肥皂水
D.食用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实验时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湿抹布扑盖
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以喷大量水
C.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D.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
B.钠为非金属元素
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我国规定食盐中必须加碘,这里的“碘”是指碘元素
C.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D.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CO引起的中毒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含有合成材料的一组是( )
①家用保鲜袋  ②不锈钢  ③淀粉  ④化纤布料  ⑤汽车轮胎.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只有①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为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送回到原试剂瓶中
B.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H2SO4═AlSO4+H2
B.C+2CuO manfen5.com 满分网  2Cu+CO2
C.2P+5O2manfen5.com 满分网 P2O5
D.3Fe+2O2 manfen5.com 满分网 Fe3O4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Na2CO3、Ba(OH)2、NaCl这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
A.石蕊试液
B.稀H2SO4
C.AgNO3溶液
D.稀HCl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三种金属X、Y、Z,它们与酸或盐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Y+X(NO32=Y(NO32+X    ②X+H2SO4=XSO4+H2↑     ③Z不与盐酸反应.
则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Z>Y>X
C.Z>X>Y
D.Y>X>Z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C.过氧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知识迁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
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D.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A.食盐 B.明矾 C.葡萄糖 D.甲烷 E.硫酸铜 F.碳酸钾 G.一氧化碳.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
(1)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   
(2)草木灰的有效成分   
(3)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    ;     
(4)用作净水剂   
(5)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 
(6)“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气体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硫元素   
②2个钙离子   
③不含金属元素的盐   
(2)如图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3℃时,X的溶解度    Y的溶解度(填“>“>”、“=”).
②使Z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采取的方法是    (填“升温”或“降温”).
③t1℃时,取50克X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此时溶液中X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出SO2、NO、CO2、CO等气体.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它们在催化转换器中能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从而减少污染.现有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酸雨降落到地面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请举出一个危害的实例   
②SO2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③在催化转换器中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当SO2气体含量较多时,目前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即用直升飞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实验证明石灰浆[Ca(OH)2]在空气中也可吸收该气体,生成亚硫酸钙(CaSO3)和一种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SO2=CaSO3↓+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工业上用“碳捕捉”技术将CO和CO2混合气体的CO2反应,并得到CO,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示未标出):O和
CO2
manfen5.com 满分网
(1)反应②分离出的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   
(2)反应①在“反应分离室”内进行,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NaOH溶液和CaCO3分离的操作是   
(3)“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A.捕捉到的CO2可制备其它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反应分离室”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manfen5.com 满分网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甲    ;乙   
(2)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塘的淤泥中往往含有甲烷,用棍棒搅动淤泥将会有气泡冒出.在常温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实验室中常利用固体的CH3COONa和NaOH加热制得,如果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    装置.甲烷使用    法收集,收集好气体后的操作是   
(3)实验室用C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   
(4)写出检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即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的原理是:Ca(Cl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 HClO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1)漂白粉是一种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HClO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lO=2HCl+O2↑.某瓶HClO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能加快漂白的速率,并且强酸能够制取弱酸.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
[猜想]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
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CaCO3
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石灰水、品红溶液、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有气体产生,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成立
②在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少量品红溶液.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现有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和物共15.8克,与196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7.4克,求:
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