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冬天来,河水成冰
B.功夫深,铁杵成针
C.佳节到,焰火缤纷
D.美酒开,满屋飘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如图是我市街道边新设的垃圾分类示意图,空矿泉水瓶应放入哪个垃圾箱中( )manfen5.com 满分网
A.①
B.②
C.③
D.以上都不是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
A.自来水
B.矿泉水
C.糖水
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表示氧气用途的是( )
A.人工降雨
B.自行车生锈
C.用玻璃刀裁玻璃
D.炼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铜导线
B.瓷碗
C.木桌
D.塑料杯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倾倒液体
B.manfen5.com 满分网
装入固体粉末
C.manfen5.com 满分网
加热液体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读取液体体积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6
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事实解释
A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的运动
CCO有毒而CO2无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CuSO4 溶液和Na2SO4 溶液的颜色不同两种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同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对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化学物质,要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中,贴错了标签的是( )
物质浓硫酸汽油甲醛食盐
标签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
选项ABCD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学习化学可以防止走入生活和学习的一些误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
B.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C.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
D.苛性钠不是钠,而是一种常见的盐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气的一种自净过程
③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酸雨、臭氧层破坏等与空气污染有关.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
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04年4月18 日全国铁路进行了第五次大提速.为适应提速,需将原有的短轨连接为超长轨.常用2Al+Fe2O3manfen5.com 满分网 Al2O3+2Fe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要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氯化钠和水④氧化钙和水.
manfen5.com 满分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若将50g 18%的NaOH溶液和50g 18%的盐酸混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的pH<7
B.混合溶液的质量为100g
C.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2+、SO42-、Cl-、Na+
B.OH-、K+、NO3-、Ba2+
C.Mg2+、SO42-、Al3+、NO3-
D.Na+、CO32-、Ca2+、Cl-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CaCO3(Na2CO3)乙:NaOH(Na2CO3)丙:KCl(KHCO3)丁: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③加适量盐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甲-②,乙-④
B.乙-③,丙-①
C.丙-①,丁-②
D.丁-①,丙-③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类别包括:酸、碱、盐、氧化物、单质)
名称食盐
化学式NH3•H2OHNO3FeO
类别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现有①金刚石 ②氧气 ③河水 ④铝 ⑤二氧化碳 ⑥石灰水 ⑦空气 ⑧蒸馏水 ⑨酒精 ⑩氧化铜 等物质,从中选出合适的物质,以每组不少于三种物质进行归类,并说明归类的依据,填入下表(至少列2组):
组序物质序号归类依据
1
2
3
4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请你按照一定的规律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格:
(1)醋酸、氢氧化钾、食盐水三种溶液按PH由大到小排列:______
(2)按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KCl、______、HClO、KClO3、NaClO4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发生化学反应,合理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造福人类.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H2O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请你阅读下列一篇来自中央《焦点新闻》的报道,并回答有关问题:
这里原本有一条清澈的小河,2009年这里被规划为工业区,相继建起了水泥厂,小型造纸厂、化工厂、化肥厂…如今,这条小河经常泛着黄色泡沫,臭气冲天冲,令人作呕,河下游的农田不能灌溉,牲畜不能饮用,它被污染了.其中污染物主要有泥沙、碎塑料、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含量较高)等.
(1)若要测定河水的酸碱度,可选用下列选项中的(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D.稀盐酸
(2)欲除去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可采用的操作有:沉淀、______等.
(3)欲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可采用的物质有______(写出一种)
(4)小红认为经过(2)(3)处理后的水为硬水,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5)请你提出保护水资源的两条建议: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近几年木糖醇作为新型甜味剂正在悄悄地代替蔗糖进入生活.木糖醇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为C5H125.木糖醇与蔗糖在口腔中细菌的作用下pH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7.6g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2)人们食用含糖较高的物质在口腔中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腐蚀蛀坏牙齿,形成龋齿.则食用______ (填“蔗糖”或“木糖醇“)能有效的防止龋齿.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表是100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其它成分不能提供热量):
总热量蛋白质糖类油脂
2060kJ50g20g待测5g4.6mg3.3mg8mg
(1)该食品所含的有机营养素是______;每100g该食品中所含营养成分质量最大的是______
(2)上表中钠、磷、钙指的是______(选填“单质”、“元素”、“离子”);
(3)若该食品中的钙以碳酸钙的形式存在,则100g该食品中,碳酸钙为______mg;
(4)假设食物的总热量是由蛋白质、糖类、油脂提供的,单位质量的蛋白质、糖类、油脂完全氧化放热约为:油脂  38kJ/g、蛋白质  20kJ/g、糖类  15kJ/g.
根据此数据计算,理论上100g该食品中油脂的质量为______ g.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中需要100克28%的KOH溶液.现提供如图所示的足量药品,仔细观察,认真设计配制溶液的方案(要说明所需的各种药品用量)填入下表中.
方案药品用量
方案一:将20%的KOH溶液蒸发水分需20%的KOH溶液______g
方案二:用KOH固体来配制该溶液需KOH固体______g,需蒸馏水______g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甲酸(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H=CO↑+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CO,并还原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
manfen5.com 满分网
(1)用甲酸滴入浓硫酸的方法制取CO,应选______(填序号)装置;如果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甲酸气体,最好选择上图中______(填序号)进行洗气.
(2)用上述方法制取的CO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______(填字母).
(3)在对氧化铁粉末加热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______
(4)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为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Fe+3CO2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如图,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2.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manfen5.com 满分网
问:
(1)根据上图判断B的化学式为    ;Y的化学式为   
(2)写出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X除了与黑色固体甲、乙反应外,请再举一例说明X还能发生化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解答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化学实验室的开放日,老师安排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有关NaCl和Na2CO3这两种常见的盐的实验,实验任务如下:manfen5.com 满分网
第一小组的同学:将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为NaCl和Na2CO3)区别开来
第二小组的同学: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第三小组的同学:测定Na2CO3和少量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1)第一小组的同学为了区别两瓶无色溶液,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物质进行实验.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甲:稀盐酸      乙:AgNO3溶液       丙:澄清石灰水     丁:蓝色的石蕊试纸
(2)第二小组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______;②甲同学认为: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③乙同学发现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他们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3)第三小组的同学根据下列所给出的药品、实验装置和实验中可测得的数据,设计实验来粗略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ag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药品:足量的稀H2SO4、CaCl2溶液、碱石灰(烧碱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浓硫酸
实验装置如图2:
在实验中可测得的数据:①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bg; ②反应前装置和药品的质量为c g;③充分反应后装置和药品的质量为d g.
请设计二个实验方案填入下表中(碱石灰和浓硫酸已被选用,下表中不再填写):
方案选用的药品选用的实验装置及组装时接口连接顺序需测得的实验数据(从上述可测得的数据中选取)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计算式
选用的实验装置序号组装时接口编号顺序
______A、B、D、F(毋须填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ag、cg、dg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