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12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被蚊虫叮咬后.涂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水,可减轻痛痒NH3•H2O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0
C.+3
D.+5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CO2、CH4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下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
A.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将欲排放的CO2用化学溶剂吸收
B.禁止制备和使用CH4、N2O等温室气体
C.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D.变革能源消耗模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科学实验室的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A.CO2
B.N2
C.H2
D.O2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则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某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碳、氢元素
B.碳、氧元素
C.氧、氢元素
D.碳、氧、氢元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已知化学方程式;4A+2B2=2AxBy,可推知x、y的值为( )
A.46
B.22
C.23
D.32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刘荣同学的化学笔记中有以下知识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单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WXYZ
反应前质量g22234
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④可促进土壤中的Ca2+、Mg2+被植物吸收.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manfen5.com 满分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色.

manfen5.com 满分网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5分钟用pH计测定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刻6:056:106:156:206:256:30
p H4.954.944.944.884.864.85
已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1)所取的雨水是否为酸雨?    (填“是”或“否”);在测定的期间,雨水水样的酸性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
(2)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座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某同学设计用火碱来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将其转化成亚硫酸钠(Na2SO3).请你帮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测定方法是:   
四、解答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将生锈的铁钉投入到稀盐酸中,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过一段时间后,铁钉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五、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        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六、解答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_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_,观察到______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manfen5.com 满分网 manfen5.com 满分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