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我被摔碎了 B.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 C.铁钉: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D.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 |
2. 难度:中等 | |
家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其物质类别属于( ) A.酸 B.盐 C.碱 D.氧化物 |
3. 难度:中等 | |
2008年6月6日的《扬子晚报》刊登了营养专家向考生特别推荐的一份早餐食谱:一杯酸牛奶,一个鸡蛋,适量的馒头、面条和蔬菜、水果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馒头、面条中含有淀粉 B.酸牛奶的pH>7 C.鸡蛋中含有蛋白质 D.蔬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 |
4.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O”表示( )![]()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 |
5. 难度:中等 | |
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6. 难度:中等 | |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H2-两个氢原子 B.3O-3个氧元素 C.nFe2+-n个铁离子 D.SO42--硫酸根离子 |
7. 难度:中等 | |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超市、商场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可适当减少“白色污染”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氧气一定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所有的酸和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C.检测某溶液的pH时,pH试纸要预先用水湿润 D.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时一定放出热量 |
9. 难度:中等 | |
2007年第二期的《化学世界》杂志上报道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以丁铵(二正丁基二硫代磷酸铵)和氯化锌为原材料合成二正丁基二硫代磷酸锌(ZBPD)的文章,该反应的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0. 难度:中等 | |
在不使用酸碱指示剂的前提下,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得到纯的氯化钙溶液,最适宜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A.硝酸银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生石灰粉末 D.碳酸钙粉末 |
11. 难度:中等 | |
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扑灭 B. ![]() 锅中油着火盖上锅盖 C. ![]() 压低身体逃离现场 D. ![]() 迅速拨打火警电话 |
12. 难度:中等 |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难度:中等 | |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 ) A.只有硝酸锌和水 B.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C.一定没有硝酸银 D.一定没有硝酸铜 |
15. 难度:中等 | |
据报导,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微粒.这种氢微粒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微粒不显电性 B.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2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多3 C.该微粒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
16. 难度:中等 | |
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中,设计了四个小实验,对它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只说明了石蕊遇酸变红色,与本实验没有任何关系 B.实验Ⅱ为对照实验,说明水不使石蕊变色 C.实验Ⅲ为对照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使石蕊变色 D.实验Ⅳ为验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而且生成了酸 |
17. 难度:中等 | |
为了提高氮的含量,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添加进奶品中冒充蛋白质.如果向1000克牛奶中添加2.52克三聚氰胺,能够冒充蛋白质的质量为(已知蛋白质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 A.2.52克 B.10.50克 C.23.68克 D.40.32克 |
18. 难度:中等 | |||||||||||||||||||
向下表的甲溶液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质的pH变化与加入乙的体积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
19. 难度:中等 | |
知识在于积累.下面是玲玲制作的化学知识卡片,请将其补充完整.![]() |
20. 难度:中等 | |
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 |
21. 难度:中等 | ||||||||||||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实验室有一份放置了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粉末,已发生了部分变质,小明想知道当中的成分,决定开展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中有哪些成分? 收集资料: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猜想: 猜测一: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是Na2O2和NaOH的混合物; 猜测二: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是______的混合物; 猜测三: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是Na2O2、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通过对上面实验数据的综合计算,证明猜测______(选填“一”、“二”、“三”)成立. 反思: (1)H2O2、Na2O2是一类特殊的氧化物,与H2O、CO2、Na2O等常见的氧化物想比较,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试推断H2O2与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______. (2)小明想改变实验探究的实验设计,在第②步反应后的反应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得到了蓝色沉淀,于是证明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中有NaOH.老师对小明的设计提出了质疑,原因是_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阜宁县实验初中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水垢的成因和主要成分,从教材和互联网上查得如下资料: (Ⅰ)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上册第56页) (Ⅱ)用适量的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下册第65页) (Ⅲ)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 1李同学对该井水进行如下探究,其做法及结论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烧杯取少量该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井水为硬水. (B)用烧杯取少量井水,加入一定量活性炭,搅拌、过滤,可吸附井水中的钙、镁离子,并使井水软化. (C)取较多井水,加热煮沸,煮沸后的井水硬度降低. (2)某同学为了粗略测定某锅炉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6.0g 样品,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2.2gCO2 气体.试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