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 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 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
2. 难度:中等 | |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3. 难度:中等 | |
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
5.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人体所必需的元素,要尽可能通过食物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健康 B.用燃烧法区分黄铜和黄金 C.用聚氯已烯塑料包装食品 D.用活性碳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6. 难度:中等 | |
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A.认识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B.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缺铁--最引起贫血 人体缺碘--易造成甲状腺肿大 C.生活常识 菜刀防生锈--用湿布包裹 煤炉取暖防中毒--室内放一盆水 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
8. 难度:中等 | |
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在点燃H2、CO、CH4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②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搅拌; 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④称量任何固体药品时,均要在托盘上放等大小的、相同的纸.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
9. 难度:中等 | |
![]() A.9g B.11g C.12g D.14g |
10. 难度:中等 | |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化学观念或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B.组成物质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形成多样性的物质 C.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
12. 难度:中等 | |
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的氦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B.金原子核的质量比氦核大得多 C.金原子核带正电 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8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B.30℃,NaCl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C.10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10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 D.NaOH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NH4NO3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 |
14. 难度:中等 |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
16. 难度:中等 | |
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姜宇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①纯碱:②生石灰;③醋酸;④熟石灰:⑤酒精;⑥铜:⑦石墨;⑧氧化铁:⑨蔗糖:⑩尿素.对于上述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的有③⑤⑨⑩ B.属于单质的有⑥⑦ C.属于碱的有①④ 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⑧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 B.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ag食盐与bg水混合后充分振荡,所形成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D.冬天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
18. 难度:中等 | ||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下面为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盒牛奶含脂肪至少8.25g B.该纯牛奶中只含有三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C.饮用该牛奶可预防骨质疏松症 D.羟基磷酸钙中钙、磷、氧、氢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5:3:13:1 |
19. 难度:中等 | |
地球上的大部分水是以海水形式存在的,若能找到海水淡化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将极大地缓解目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水 D.选择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条件下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其中较大的溶质微粒不能通过,从而使溶剂水与溶质分离 |
20.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固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韵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要将b变成a,可保持温度不变向b中加入M直到溶液饱和 D.M可能是熟石灰 |
21. 难度:中等 |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铝制品的抗腐蚀性能好,是因为它在空气中易与 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2)某学校花圃中的土壤检测结果显酸性,可施用适量的 加以改良. (3)用 的方法鉴别某衣服面料是蚕丝布料还是化纤布料制成的. (4)外婆在给小强煮荷包蛋时发现放于厨柜中的鸡蛋有部分变臭了了于是小强建议外婆:“可将鸡蛋浸于石灰水后捞出保存”,这样就不易变坏.此建议的依据是 . |
22. 难度:中等 | |
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甲在常见的金属活性顺序中的位置是 . (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 |
23. 难度:中等 | |||||
由于酒后驾车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国家加大对酒驾的查处力度.下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1)乙醇(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 : (2)饮酒会使人的 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毫克,属于 驾车. |
24. 难度:中等 | |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 、 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
2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起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材料(填“有机”或“无机”),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 (4)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
26. 难度:中等 | |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就是用了大量的钢铁. (1)钢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 (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 请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 |
27. 难度:中等 | |
化学课上,李老师展示两瓶无标签的溶液说:“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请同学们设计不同的区别方案并进行实验.”几分钟后,同学们设计了多种方案. (1)写出设计的三种不同的区别方法是(只写试剂) 、 、 . (2)交流实验方案时,小明同学设计的“用二氧化碳气体做试剂”引起了一场争论.正方观点:可以区别:反方观点:无法区别. 你赞同 (填“正方”或“反方”)的观点,其理由是 .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了反应,从生成物的角度去探究,可以这样验证(简要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现象、结论): 方法一: ; 方法二: . |
28. 难度:中等 | |
工业上可以用食盐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①“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 ③在“设备(II)”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物与母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对“设备(II)”中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⑤请写出一个该生产流程的优点 . |
29.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 ; ② .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 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 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 通入. |
30. 难度:中等 | |||||||
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的固体,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二氧化碳和水.这种黑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呢?亮亮与间学们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该黑色固体可能氧化铜,也可能是氧化铜和炭的混合物. [设计与实验]
(1)要制得纯净的氢气,小明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 A、铁和稀硫酸 B、锌和浓盐酸 C、镁和稀硫酸D、锌和稀硫酸 (2)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会儿______,然后再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方同学对还原后的红色物质产生了兴趣,该红色物质一定是单质铜吗? 查阅有关资料获知: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也呈红色,且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水. 为此,小方同学靠后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称取4.0g氧化铜进行实验,得到了3.3g红色物质;第二次同样用4.0g氧化铜进行实验,得到了3.2g红色物质. ①小方通过对所得实验数据迸行计算分析后知t第二次实验得到的红色物质全部是铜,第一次得到的红色物质除铜外,还含有氧化亚铜.小方的分析依据是______. ②随后,他用化学实验方法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其验证方法是(简要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_ ③从上述实验中,小方获得以下结论: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若还原不充分,一会得到红色氧化亚铜,请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氧化亚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u2O+H2O |
31.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为测定某种混合物(成分为Fe2O3和C)中Fe2O3含量,称取8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数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铁中氧元素与铁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
32. 难度:中等 | |
小明购得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轻质碳酸钙,标签如下.为测定其含钙量小明进行的实验是: ①称量样品5g ②加入足量7.3%的盐酸充分反应. ③将所生成的全部气体除杂干燥后,通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此溶液总质量为102.2g. 请计算,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标签标示的含钙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应如何改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