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物质的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微粒性质不相同 B.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微粒构成的 C.水的微粒是运动的,冰的微粒是不运动的 D.气体物质微粒间有间隔,固体和液体物质微粒间没有间隔 |
2. 难度:中等 | |
在降温和加压的情况下,氧气由无色气体转化为淡监色液体,其原因是( ) A.生成了新的分子 B.氧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小 C.氧分子变小 D.氧分子运动加快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氧气 C.金钢石 D.食盐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 A.碳酸钠NaCO3 B.四氧化三铁O4Fe3 C.二氧化一碳CO2 D.二氧化硫SO2 |
5. 难度:中等 | |
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 C.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 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氧气、液态氧 B.干冰、二氧化碳 C.冰,高锰酸钾 D.液态氧、冰水混合物 |
7. 难度:中等 | |
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下列关于该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氧元素 |
8. 难度:中等 | |
与一个硫酸(H2SO4)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的是( ) A.1个二氧化碳分子 B.2个氧分子 C.3个水分子 D.4个高锰酸钾分子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可再生能源 B.它们都属于混合物 C.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不能从石油中提取的是( ) A.汽油 B.柴油 C.煤焦油 D.润滑油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FeS |
12. 难度:中等 | |
某矿泉水瓶的标签上印有如下字样:Ca≥4.0mg•L-1,Mg≥0.5mg•L-1,K≥0.35ng•L-1,Na≥0.8ng•L-1,这里的Ca、Mg、K、N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单质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爆炸现象是由于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煤矿瓦斯爆炸 B.自行车胎爆炸 C.啤酒瓶受热爆炸 D.蒸气锅炉爆炸 |
14. 难度:中等 | |||||||||||||||||||
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物质属类包括: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
15. 难度:中等 | |
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名称. (1)钙 ,锰 ,硫 ,磷 , (2)Fe ,Ag ,Cl ,N . |
16.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用语表示: 2个磷原子 ;3个硫酸根原子团 ; 4个氧分子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 |
17. 难度:中等 | |
指出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2Fe ;P2O5 ;2Cl- ;Mg ![]() |
18. 难度:中等 | |
用“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阴离子、阳离子”等填空. 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②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有 ; ③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 ;在化学为化中不能再分的是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决定于原子中的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 数= 数. |
19. 难度:中等 |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2)铁在氧气中燃烧 ; (3)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 |
20. 难度:中等 | |
比较下列物质质量大小,用“>”、“=”、“<”填写空白处. (1)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 原木材的质量. (2)钢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 铜丝的质量. (3)加热高锰酸钾,剩余固体的质量 原高锰酸钾的质量. |
21. 难度:中等 | |||||||
设计并完成实验证明:纸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22. 难度:中等 | |
为探究微粒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小明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一:烧杯B中加入10ml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往烧杯A中加入浓氨水;用一个烧杯将A、B罩在一起(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溶液变色. ![]() (1)该实验研究微粒______的性质. (2)根据实验一的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实验二:如图先往甲、乙装置烧杯A中分别装入30℃、80℃蒸馏水20mL,再进行实验(操作同实验一).实验时,发现往甲装置烧杯B中溶液颜色改变的时间比乙装置的时间长. (3)该实验研究______对微粒运动快慢的影响. (4)根据实验二的现象,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人们可以从牛奶蔬菜等食物中得到所需要的钙元素,如果食物中摄取的钙元素不足,还可从用含葡萄糖酸钙、碳酸物来补充,人物“补钙”. (1)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葡萄糖酸钙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镁的方法生产金属镁:Mg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