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钉生锈 B. ![]() 雪融为水 C. ![]() 折叠纸人 D. ![]() 菠萝榨汁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白酒 B. ![]() 加碘盐 C. ![]() 食用醋 D. ![]() 干冰 |
3. 难度:中等 | |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 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 ⑤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 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已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 )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单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某些化合物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还有臭氧(O3),它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B.C、H2、CO三种物质不仅具有可燃性,而且还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能从一些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 C.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O2、O3;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红磷、白磷.由于都是同一元素组成多种单质,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纯碱、烧碱、氢氧化钾溶液的pH>7,但纯碱不是碱 |
5. 难度:中等 | |
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 A. ![]() 铁丝燃烧 B. ![]() 白磷燃烧 C. ![]() 电解水 D. ![]() 蜡烛的熄灭 |
6. 难度:中等 | |
在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同一个化学符号.![]() A.HClO B.O3 C.NO2- D.H2O |
8. 难度:中等 | |
王安石在《咏梅》中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的“暗香来”表明( ) A.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9. 难度:中等 | |
我国盛产的香料八角中存在草莽酸(C7H19O5),由它合成的达菲(C16H31O8N2P)是抗H1N1流感的一种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说是( ) A.草莽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草莽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用草莽酸合成达菲要含氮的物质 D.由草莽酸合成达菲是物理变化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2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C.铝原子的核外电子分三层排布 D.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
12. 难度:中等 |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13. 难度:中等 | |||||||||||||
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S+O2 ![]() B.铁与稀硫酸反应:2Fe+3H2SO4═Fe2(SO4)3+3H2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 ![]() D.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CuO+C ![]() |
15. 难度:中等 | ||||||||||||||||||||||||||
![]()
A.A符合 B.B符合 C.C符合 D.D符合 |
16. 难度:中等 | |
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X、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Y>Z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镁,则Z可能是铁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向NaOH溶液中滴加HCl至过量 B. ![]() 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 ![]() 向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D. ![]() 向两份同体积和同质量分数的HCl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4个图象分别代表对应的4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 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C.向盛有1Og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100g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 D.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
20. 难度:中等 | |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
21. 难度:中等 | |
从H、O、C、N、Ca、N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二个钠离子 ; ②三个氢氧根离子 ; ③硝酸铵中显-3价的氮元素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②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④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非金属单质是 ; ⑤作建筑材料的盐是 . |
22.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好化学知识能让我们解除一些困扰. (1)张楠经常感冒,医生说她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建议小芳多吃 (填字母).经化验,张楠血色素低,患有轻度贫血,应适量补充 元素. A. ![]() ![]() C. ![]() ![]() (2) ![]() (3) ![]() 其中钢属于 材料 (4) ![]() |
23. 难度:中等 | |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_.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_,观察到______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 ![]() |
24. 难度:中等 | |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____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______,现象b为______,则猜想Ⅱ成立. 反 思: 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 |
25.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组同学在探究物质的性质实验时,得到的废液中共含有K+、Ba2+、Cu2+、OH-、NO3-、CO32-六种离子.经测试:甲组同学实验所得废液的pH=13;那么,乙组同学实验废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 经合作讨论,甲、乙两组同学将实验产生的废液按适当比例混合后,可将废液中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Ba2+、Cu2+、OH-离子除去.请写出废液混合后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
26. 难度:中等 | |
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灾后的防疫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ClO2)作消毒剂.ClO2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可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 (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ClO2的化学性质______; (2)推断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______,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_.玉树发生了地震后,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部门用优氯剂(含氯元素______)、漂白粉对饮用水______等进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3)我市派遣专业人员赶赴灾区,协助做好饮用水安全工作.自来水厂主要通过 ①吸附沉淀(用明矾) ②投药消毒(用漂白粉等) ③静置沉淀 ④过滤等对自然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可用______试纸检测水酸碱度是否达到标准; (4)灾后重建工作:迅速搭建了一批简易安置房,安置房用外层是钢板中间填充泡沫塑料的夹心板做墙体.为防止钢板生锈,延长夹心板的使用寿命,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 A.表面喷漆 B.经常酸洗 C.经常水洗 (5)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6).为防止日本强地震和海啸引起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大量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回答: ①次氯酸钙中金属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氧、氯、钙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②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③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需要加入漂白粉______g? |
27. 难度:中等 | |
我们在实验室制取物质和进行物质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②若在实验室中制得一瓶氧气,你选择的化学反应是______△2KCl+3O2↑(或者2H2O2 ![]() |
28. 难度:中等 | |
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______等. (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二氧化碳;②3CO+Fe2O3 ![]() 实验仪器: ![]()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______.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______ 或______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______. |
29. 难度:中等 | |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请用化学式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 ;X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它的可能组成有哪几组 . |
30. 难度:中等 | |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_____; (2)求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求题(1)滤液中还含有溶质的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