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化学家徐光宪说: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下列“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研制新材料和新能源 B.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C.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D.支持生命、材料、环境等朝阳科学的发展 |
2. 难度:中等 | |
光导纤维是信息技术的基石,主要成分是SiO2,该物质属于( ) A.金属单质 B.酸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
3. 难度:中等 | |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塑料矿泉水瓶、塑料袋都属于( ) A.有机合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食醋除水垢 C.铜器生锈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固体 B. ![]() 点燃另一酒精灯 C. ![]() 稀释浓硫酸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6. 难度:中等 | |
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某些物品的近似pH,呈碱性的是( ) A. ![]() pH=3.2,猕猴桃 B. ![]() pH=3.3,醋 C. ![]() pH=6.5,纯牛奶 D. ![]() pH=9.1,苏打水 |
8. 难度:中等 | |
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盐酸反应;Z能从Y的盐溶液中将Y置换出来,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Z、Y B.Z、Y、X C.X、Y、Z D.Y、Z、X |
9. 难度:中等 | |
最近“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Cl-、CO32- B.Fe2+、H+、Cl- C.K+、Cu2+、OH- D.H+、OH-、Na+ |
11. 难度:中等 | |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使用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因此点燃甲烷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碳酸盐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则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中一定含碳酸盐 |
12. 难度:中等 |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的溶解度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
14. 难度:中等 | |||||||||
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判断,其中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
15. 难度:中等 | |
有一种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16g,经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则生成的Ca(OH)2质量为( ) A.3.7g B.7.4g C.14.8g D.22.2g |
16. 难度:中等 | |
现有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一份,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物质A,充分反应后溶液仍呈红色,则物质A可能是( ) A.铁 B.稀盐酸 C.硫酸铜 D.纯碱 |
17. 难度:中等 | |
苯甲醇(化学式为C7H8O)在医疗上曾做溶剂来溶解青霉素钾盐--减轻注射时的疼痛,但由于不断有试验数据显示,苯甲醇与臂肌挛缩存在相关性,会造成患者“青蛙腿”.因此,该方法已逐渐被淘汰.下列有关苯甲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甲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8% B.苯甲醇是由7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苯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苯甲醇燃烧一定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 A. ![]() 向稀硝酸中加水 B. ![]() 双氧水分解 C. ![]()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金属 D. ![]() 向稀硫酸中滴BaCl2溶液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NaOH、NaCl、MgCl2、CuSO4 B.KCl、AgNO3、HCl、HNO3 C.BaCl2、Na2SO4、K2CO3、HCl D.CuSO4、NaCl、KNO3、BaCl2 |
20. 难度:中等 | |
小丽在复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时,用铁、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五种物质,构建了如右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图中短线“-”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一定为NaOH溶液 B.戊物质一定为CuO C.丙和丁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乙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21.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用语表示: (1)硫元素 ; (2)2个水分子 ; (3)3个铝离子 ; (4)最简单的有机物 . |
22. 难度:中等 |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①煤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食盐 ⑤碳酸氢铵 ⑥熟石灰六种物质,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______; (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3)烹饪时使用的调味品的是______; (4)制冷剂“干冰”的成分是______; (5)常用作氮肥的是______; (6)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的化石燃料是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用“![]() ![]() ![]() (1)参加反应的A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2)依据此图从微观角度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 (3)若3g A2完全反应,得到17g产物.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应注意营养均衡,膳食合理. (1)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 (填序号)不足而引起的. ①维生素 ②油脂 ③蛋白质 (2)“XX糕点”主要营养成分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该表回答.
②正常情况下,人每日摄入的油脂不超过60g,由此计算,每日食用该糕点最多不应超过 g. ③糖类是人体所需 的主要来源. |
25. 难度:中等 | |
科学探测发现月球贮存有一定数量的冰尘混合物、甲烷和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资源.人类有望利用月球上的水资源,并通过电解获取氢气为火箭提供燃料,获取的氧气可逐渐形成或供呼吸的大气层,用来满足植物和人类所需.下图是根据科学家设想的有关人类利用月球资源的流程图.![]() (1)得到净化水的过程中,可做吸附剂的物质有______(填一种物质名称) (2)该流程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和______ (3)推测流程图中的“金属单质”是______ (4)根据流程图的信息,写出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H4+H2O |
26.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若用G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______进(选“a”或“b”),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择“B”或“C”),与另一个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如下两个探究实验: 探究一:利用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 (1)红色固体是______;溶液乙中溶质是______. (2)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探究二:某硫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研究 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如图所示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 ![]() (3)①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产物中有______,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______.②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固体呈红棕色,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则装置A中红棕色固体是______. ③D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
28. 难度:中等 | |
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填“酸”、“碱”、“盐”),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
29.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A、B、D、E、F为氧化物,H为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物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C______ (2)得到溶液I的操作名称为______ (3)若G为无色溶液,J为白色沉淀,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 (4)若J为蓝色沉淀,写出I+G→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判断反应①、②、③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述说理由______. (2)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3)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______请简述理由______. (4)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43.1g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 g. ②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 ③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