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酒精燃烧 C.铁丝弯曲 D.西瓜榨汁 |
2. 难度:中等 | |
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3. 难度:中等 | |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铁 B.碘酒 C.白磷 D.矿泉水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牛奶 C.米粥 D.豆浆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 柿子pH=8.5 B. ![]() 菠萝pH=5.1 C. ![]() 苹果pH=4.1 D. ![]() 杨梅pH=2.5 |
8. 难度:中等 | |
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
9. 难度:中等 | |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C+O2═CO2 B.4P+5O2 ![]() C.Zn+HCl═ZnCl2+H2 D.H2SO4+NaOH═NaSO4+H2O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稀释浓硫酸 C. ![]() 过滤 D. ![]() 检查气密性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A.H B.H+ C.H2 D.2H |
14. 难度:中等 | |
农作物缺钾时,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此时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KCl B.CO(NH2)2 C.NH4Cl D.Ca3(PO4)2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A.食盐水 B.石灰石 C.浓盐酸 D.浓硫酸 |
16. 难度:中等 | |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 A.体积增大 B.质量增大 C.间隔增大 D.个数增多 |
17. 难度:中等 | |
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红棕色)+6H2SO4═2Cr2 (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A.CrO3 B.Cr2O3 C.Cr2S3 D.CrSO3 |
18.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为150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活性炭可作吸附剂 C.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21. 难度:中等 | |
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
2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中甲、乙、丙是3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若X为稀盐酸,则甲、乙、丙3种物质可能为( )![]() A.Fe、CuO、Cu(OH)2 B.Fe、CaCO3、Na2CO3 C.Zn、Fe2O3、Na2SO4 D.Cu、Ca(OH)2、CaCO3 |
25. 难度:中等 | |
“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有效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Si).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氯甲硅烷(SiHCl3)属于有机物 B.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2、HCl C.“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成分的密度不同 D.从粗硅到SiHCl3(粗)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HCl=SiHCl3+H2 |
26. 难度:中等 | |
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2)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垃圾桶 B.不锈钢锅 C.棉布围裙 (3)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 (4)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5)“火立熄”(如图1)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其接触到火焰后3~5 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 |
27. 难度:中等 | |
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剂等. (1)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其化学式为C3H5O2Na.它由 种元素组成,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作干燥剂的原因 . (3)铁粉也可用作保鲜剂,它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所以又称“双吸剂”.这里的“双吸”是吸收空气中的 .有一袋铁粉使用了一段时间,表面已经生锈,经验证它还可以继续使用,其验证方法是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 |
28. 难度:中等 | |
探究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A表示的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该反应中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个数比为 . (2)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 ①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B反应的实质是 . ②图C所示反应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②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D ③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④若48gB完全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28g. |
29. 难度:中等 | |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可以制成铝箔,这是利用金属的 . (2)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主要是由于 的不同,使得二者在性能上也不同. (3)工程人员常利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来焊接铁轨间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一定量的铁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锌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写出滤渣和滤液中含有的物质 . |
30. 难度:中等 | |
A~G为实验室中未贴标签的7种溶液.已知7种溶液分别为:澄清的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1)G为蓝色,则G中溶质为(写化学式) . (2)用pH试纸检测其余溶液的pH,测得E的pH=7,E为 溶液. (3)将A、B、C、D、F溶液两两混合,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图3所示(图中“-----”代表无明显现象).图中所发生的反应共有 个.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取未鉴别出的两种溶液各20g,分别加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分别加入C溶液,加入C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总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Q两点溶液呈中性).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图2中R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写化学式) . |
31. 难度:中等 | |
根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2MnO4+MnO2+O2↑ |
32.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其产物.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______. (2)请将图1装置正确的接入到B、C、D位置中,装置导管的接口顺序是:a→______→h. (3)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5)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
33. 难度:中等 | |||||||||||||
漂白液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在家发现半瓶敞口放置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他将该漂白液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漂白液的制取原理:Cl2+2NaOH═NaClO+NaCl+H2O,其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④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1]该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1]请将下述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提出猜想]该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①NaCl ②______ ③NaCl、Na2CO3、NaOH [实验探究2]
|
34. 难度:中等 | |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它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多种有机物,CO2转化为乙烯(C2H4)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 |
35. 难度:中等 | |
化学小组同学欲测定某NaCl和Na2SO4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其实验操作及所得数据如下:将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00g水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117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3.3g沉淀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滤液.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已知:Na2SO4+BaCl2═BaSO4↓+2Na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