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黄瓜、西红柿 B.鸡蛋、牛奶 C.米饭、馒头 D.苹果、梨子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臭氧 B.干冰 C.硫酸 D.高锰酸钾 |
4.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A.酸性变弱 B.碱性变强 C.酸性不变 D.酸性变强 |
5.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 B.农家肥料的腐熟 C.酒精灯平稳燃烧 D.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A.H2O 1水分子 B.Na 1个钠离子 C.3Fe2+3个铁离子 D.2H 2个氢元素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既能用作食品防腐剂,又能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A.烧碱 B.生石灰 C.氮气 D.铁粉 |
9. 难度:中等 | |
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利用蜡烛照明 |
10. 难度:中等 | |
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 |
11. 难度:中等 | |
区分下列常见的各组物质时,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烧碱和纯碱--无色酚酞试液 B.食盐和纯碱--滴加食醋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
12. 难度:中等 | |
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D.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
13. 难度:中等 | |
“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
14. 难度:中等 | |
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①采用MnO2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 ②反应都不需加热 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 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15. 难度:中等 | |
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铁材表面的致密氧化层,但冬天应该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为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 A.食盐 B.生石灰 C.浓硫酸 D.固体氢氧化钠 |
16.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以用 来检验.. (2)可乐是生活中常见的饮料,该饮料中含有H2O、CO2、糖类等物质.打开可乐瓶盖时,会冒出气泡.这是因为 . (3)懂得一定的灭火知识有利于防火自救.“灭”字是一个会意字,它意味的灭火原理是 ;通常所说的“水火不容,,意味着灭火的另一主要原理是 ;一种不同于上述两种原理的具体灭火方法是 . |
17. 难度:中等 | |
目前,经济发展大力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 |
18. 难度:中等 | |
在联欢会上,有“魔术师”称号的陈亮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将两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玻璃杯中,各倒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下列现象:A杯变为“汽水”(产生大量气泡);B杯变为“牛奶”(出现白色浑浊).请你帮助他揭开魔术秘密: (1)A杯中产生的气体是 . (2)B杯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任写一个). |
19. 难度:中等 | |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作用的结果; (2)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 (3)炼铁厂利用一氧化碳把铁从磁铁矿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 |
20. 难度:中等 | |
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多种用途.写出下列应用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工业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2)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3)用熟石灰处理含有少量盐酸的污水 . |
21.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敞口放置的上述混合溶液出现了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可能的原因. |
22. 难度:中等 | |
请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别解释以下两种变化的本质. (1)液态汞挥发变成汞蒸气; (2)银白色的液态汞在空气中加热后变成红色的氧化汞. |
23. 难度:中等 | |||||||||||||||||||||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
24.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的盐酸三种溶液. (1)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①稀释②计算③装瓶并贴标签④量取浓盐酸和水. 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看到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是______. (3)他们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想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给他们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和胶头滴管,如果你是小组的成员,请用简便的方法鉴别出三种溶液,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
25. 难度:中等 | |
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 (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 .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 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 ,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
26. 难度:中等 | ||||||||||
(1)小强为了探究某冶炼厂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现炼铁厂利用该赤铁矿石5000t,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保留整数).![]() (2)在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小强得到如下两组数据(杂质不参加反应)
|